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人民日报社论 >> 人民日报社论65
加强友谊 共同战斗
发布时间: 2010-06-04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6-04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加强友谊 共同战斗

  日期:1965.08.24

  版次:4

  专栏:社论

  加强友谊 共同战斗

  来自日本各地的二百多名青年已于昨天抵达北京,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即将揭幕。我们向冲破日本政府的无理阻难、应邀前来我国参加联欢活动的全体日本青年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祝中日两国青年友好大联欢获得圆满成功。

  在中日两国人民和两国青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上,举行象这样大规模的友好联欢还是第一次。中国人民把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的日子看作是美好的节日。从日本的青年代表踏上我们的国土的时候起,中国青年们就用鲜花,用友谊的歌声,用兄弟般的真挚感情,来接待自己的日本朋友。中日青年联欢的盛举,标志着中日两国青年和两国人民之间友好关系的新发展。近几年来,由于中日两国人民共同努力,克服了种种阻碍,我们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友好往来有了进展,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也不断增强。现在,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的举行,又将给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增加新的推动力。我们希望,通过各种丰富多采的联欢活动,两国青年朋友将会进一步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加深相互之间的友谊,这对于促进中日友好的进一步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是中日两国人民强烈的共同愿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悠久的传统友谊,今天,两国人民又进行着反对美帝国主义、保卫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共同斗争。正是这种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和共同斗争的纽带,把我们两国人民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当然,美帝国主义和日本国内最反动的势力,是不愿意中日人民友好的。每当中日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友好往来有了一点进展的时候,他们就处心积虑地加以阻挠和破坏。但是,中日友好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强大的历史潮流,这是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我们深信,依靠中日两国人民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日积月累的努力,终有一天会排除人为的障碍,使中日友好开放更茂盛的花朵,结出更硕大的果实。

  在发展中日友好、反对美帝国主义和保卫和平的斗争中,中日两国青年肩负着重要的任务。今天,日本的广大青年已经成为日本人民在争取独立、民主、和平的斗争中的一支活跃的力量。他们正在同自己的父兄一道,展开广泛的运动,反对美帝国主义对日本的控制和奴役,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扩大印度支那战争。日本青年和日本人民决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决不允许美日反动派驱使他们去同中国人民、朝鲜人民或其他国家的人民作战。日本青年在反美爱国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精神,值得中国青年学习。中国青年决心同日本青年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击败两国人民的共同敌人美帝国主义,为保卫亚洲和世界和平,为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相处,而奋斗到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