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亦工亦农是农村办电的好办法
日期:1965.09.07
版次:1
专栏:社论
亦工亦农是农村办电的好办法
怎样把农村电力管好、用好,使它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这是当前我国农村电气化事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北京市郊区大兴县采用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把专业管理同群众性的管理密切结合的经验,是在农村办电走群众路线的好办法,是农村电力管理方面的革命。采用这种制度,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一些大城市郊区和粮棉重点产区,电力网有了较大的发展。从一九五七年到现在,全国农村用电量增加了二十四倍,农村电网的输配电线路达到十二万六千多公里,已有一千三百多个县的部分农村用上了电。农村电气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加速农业的技术改造,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促进农副业生产的发展,巩固和壮大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改变农村的面貌,正在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在农村办电,是一项新兴的事业,一般说来,我们还比较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许多地方的电业领导部门,没有从农村实际出发,仍然沿用着城市办电的体制和办法,因而农村电力设备利用率不高,电力损失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用电事故不断发生。这些情况说明,把农村电力网建立起来,这仅仅是农村电气化的开始;把电气设备管好、用好和维修好,让电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却是一项更繁重、更复杂的工作。这就是说,要逐步实现农村的电气化,不仅要使电力下乡,而且要使技术下乡,把关于电的知识和技术交给群众。只有认真地做好了这一工作,电才会在农村扎根、开花、结果。
农村用电涉及许多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由国家设置专业机构,配备专业人员来管理农村电力,这是必要的。但是,要在我国如此辽阔的土地上把农村电力网建立起来,把分散在农村的电气设备管好、用好和维修好,只依靠少数专业人员,不依靠广大公社和生产大队的集体力量,显然是不可能的。大兴电力局在实行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改革农村电力管理体制和办法以前,碰到了一个突出的矛盾:农村电力网的线路很长,各种电气设备分散在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而电力局只有四十多名专业电工,战线长,人力少,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社队干部和群众意见很多。自从电力局分片设立服务点,每个点都招收了亦工亦农的电工,并且以亦工亦农电工为主,普遍建立大队电工联组以后,情况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电力局不但不再感到人手不够,而且抽调了十名专业电工支援外县;这样,农村用电的许多问题及时解决了,电力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得更及时更有效了,受到社队干部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农村电气化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管好和用好农村电力,是搞好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农民所关心。因此,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发动农民参加农村电力的管理工作。采取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同时积极地帮助培训大队电工,使他们既干电工活又干农活,在生产队记工,参加生产队的分配,把农村办电工作同农业生产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更易于调动农民办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兴县的每个亦工亦农电工和大队电工,学习电的知识和技术,做好电力管理工作,热情很高。同时,亦工亦农电工和大队电工都不脱离农业生产,分工管理的线路就在本村或附近,他们比较了解农村用电的需要,熟悉线路的情况。这样,社队用电的许多问题,都能够及时发现、就近解决,既可以保证用电不误农时,又可以不断地提高设备利用率,有利于更快地发展农副业生产,更好地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
在我们这样大的国家里,逐步实现农村电气化,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因此,不仅在农村电力的建设上,而且在电力的管理和使用上,都应当贯彻精简节约的精神,尽可能地节省开支。这就是说,尽可能少花国家的钱,又尽可能少花社队的钱,力争用较少的投资办较多的事情。实行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主要依靠群众办电,对于国家来说,减少了专业人员的编制,节省了国家开支;对于社队和群众来说,也减少了工资支出,降低了电费,做到了少花钱多办事,甚至不花钱也办事。这就可以更好地调动群众办电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用电事业更快的发展。
有的同志说,电的技术性很强,只有专业电工才能搞好,放手让群众办电,容易发生危险。事实同这些同志的看法恰好相反。大兴电力局实行专业电工管电的时候,只有极少数农民懂得电的知识,多数人对电抱着神秘观点,因而事故比较多。当着大兴电力局实行了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实行师傅带徒弟的办法,帮助培养了一大批电工,让更多的人懂得了电的性能以后,电的神秘观点就被打破了,事故也就减少了。这就说明,那种不相信群众的观点,是错误的。
在农村的电力网发展起来以后,普及电的知识,把技术交给群众,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回乡和下乡的知识青年越来越多,只要有关部门把他们组织起来,在专业电工的带领和帮助下,他们就能很快掌握电的知识和技术,成长为既能干电工活、又能干农活的新型劳动者。亦工亦农劳动制度的推行,又必然促进电力部门的革命化,推动专业电工人员深入农村,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以至工作作风更好地同农民接近起来,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这样,就不仅能够保证切实管好、用好农村电力,为整个电力工业培养一支强大的技术后备力量,使电力工业在支援农业技术改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也是着手缩小工农差别的一个方面。
实行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把专业管理同群众性的管理结合起来,这是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的一项深刻的革命,也是电力部门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的重大改革。要把这场革命进行好,首要的问题是电力部门的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革命化的思想。一定要改变那种单纯坐城镇“电衙门”的作风;改变那种过多地从工业特点出发而很少从农业特点出发去考虑农村电业的片面观点;改变那种只关心完成本企业的计划,不关心农业生产的思想作风。电力部门必须明确树立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观点,从农村用电的特点出发,从广大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出发,使自己的一切工作都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要。电力部门的干部和职工必须认识到,把电输送到农村,只是完成了任务的一部分。只有真正帮助农民用好电,让电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才算真正完成了任务。也只有在这种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了解亦工亦农劳动制度的重大意义,坚决地实行这一制度。
随着农业生产新高潮的高涨,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是前途无限的。如何管好用好农村电力,是农业生产领导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因地制宜地推广和运用大兴县的经验,对农村电气事业的发展将有重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