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参考消息》 >> 中央十届三中全会和十一大
邓重新上台——一个信号
发布时间: 2009-06-15    作者:    来源:《参考消息》 1977-07-21
  字体:(     ) 关闭窗口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七月二十一日刊登一篇评论,题为《邓重新上台———个信号》,摘要如下: 

  随着邓小平的复职,一个天才的和不平常的政治家回到了中国的领导层。七十三岁已经是相当高龄了,但这并不被认为是一种妨碍。通常要用经验和智慧来衡量中国最高领导人。 

  邓被认为是一位经济和军事专家。在这两个方面,他在一九六六年以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和在所谓四人帮一九七六年试图篡权的过程中,都受到最猛烈的攻击。 

  主张有劳动纪律、提高生产,发展外贸,进口先进的技术,出口原料和支付期限(为避免使用贷款这个词) 

  ——作为前提,都是邓的政策。 

  那些主张完全实行自给自足的鼓吹者们,把这套作法诬蔑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且还批判邓在国防政策方面的设想。这位政治家多年来主张他的国家要有现代化的常规装备。国防部长叶剑英、在政治局的几位军人和这个国家的部队司令都是这位现在已被恢复了名誉的政治家的朋友和支持者,这并不是偶然的。 

  看来邓是一个实行既要发展生产、实现经济繁荣,而又不违反创始人的任何原则的那样一种政策的人。现在人们可以有更大把握地说,文化革命已经结束了,中国已经开始缓慢地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邓的重新工作是一个信号,如果不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行动的话。他在华盛顿北京进行新的外交接触的准备阶段出来,这就表明中国兴趣的所在。 

  据我们所知,在外交政策方面邓并不是对美新政策的缔造者之一。而国防部长叶剑英倒是这一政策的著名提倡者当中的一个,他再次表示对邓重新出来工作有着极大的兴趣。邓作为(在周恩来之下的)副总理,对于中国面向西方的决定承担了一份责任。根据他的安排,最终找到通向现代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的道路的前景可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邓具有同苏联人打交道的经验。一九六年和一九六三年,邓在莫斯科进行了紧张的、然而却是徒劳的经济谈判。 

  那时他就知道,同莫斯科的决裂已经是无法修补了。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