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版:当代中国出版社
定 价:38元
ISBN: 9787801707833
出版日期:2009-02
标 签:知青上山下乡文革
所属分类:传记 纪实文集 其他正史 杂谈
【本书简介】
本书是《中国知青史》的前半部分,迄止时间为1953年到1968年。根据官方文献档案与当时的公开出版物,分析和叙述了“文革”前知青上山下乡作为一项正式的国家安置政策出台、演变和形成的过程。
【内容选登】
第一部分: 原书目录 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目录
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目录
第二部分:第一个回合
20世纪50年代曾以热气腾腾、充满希望的时代形象留在一些过来人的记忆中,留在文人的笔下。但50年代有50年代的社会问题,50年代形成的模式几十年难以扭转,错误和偏差也影响了以后的几十年。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在50年代作为一项政策的出台,就是这样的大树结下的一个苦涩的果子。这项政策是从动员家在农村的中小学生回乡务农开始的。
1. 从头说起
2. 不重视教育本身的规律
3. 教育形式的单一化 4. 动员家在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回乡 5. 榜样的力量
4. 动员家在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回乡 5. 榜样的力量
5. 榜样的力量
6. 一条可行的道路 第三部分:知青群体的形成
第三部分:知青群体的形成
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工作成为国家的一项专门工作,随着它作为一项政治运动在全国的普遍深入展开,"知识青年"逐渐成为社会上公认的专用名词,取代了以往常用的"中小学毕业生"、"青年学生"等说法。
1. 知青群体的形成 2. 先进典型与先进知青代表会议 3. 青春无悔 4. 城市知识青年队伍的构成 5. 干部子女 6. 一般的"红五类"子女
3. 青春无悔 4. 城市知识青年队伍的构成 5. 干部子女 6. 一般的"红五类"子女
5. 干部子女 6. 一般的"红五类"子女
7. 知识分子与社会名流子女 8. 普通市民的子女
9. 因种种原因失足或有各种毛病的社会青年以及工读学校学生等
10. "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 第四部分:走在与农民结合的道路上
第四部分:走在与农民结合的道路上
"文革"使这项工作变成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它的结束,并不是如周恩来当年预期的那样,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控制了人口的发展。但我们可以回过头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一切变化,如果这一计划能够按照原来的方案实施,它就真的能进行下去而且得到成功吗?
1. 谁改造谁? 2. 向贫下中农学习什么?
3. 怎样与农民结合? 4. 在学校学得的文化知识有什么用?
5. 靠什么来保护自己? 6. 呆下去也是白白浪费青春 7. 粗暴对待下乡知识青年 8. 严重污辱下乡女青年事件 9. 农场所暴露的问题 10. "四清"运动的开展 11. 扼杀他们青春的梦想 12. 回乡知青的处境 第五部分:第一次返城风
7. 粗暴对待下乡知识青年 8. 严重污辱下乡女青年事件 9. 农场所暴露的问题 10. "四清"运动的开展 11. 扼杀他们青春的梦想 12. 回乡知青的处境 第五部分:第一次返城风
9. 农场所暴露的问题 10. "四清"运动的开展 11. 扼杀他们青春的梦想 12. 回乡知青的处境 第五部分:第一次返城风
11. 扼杀他们青春的梦想 12. 回乡知青的处境 第五部分:第一次返城风
第五部分:第一次返城风
1966年6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国家、民族乃至每一个人的命运,都由此发生了突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概莫能外。可是,当"文革"前的几乎一切制度,尤其是由刘少奇主持制定的一切制度都被作为"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而被打倒之后,唯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却从整体上被肯定下来。 知识青年们进行了第一次公开的抗争,他们的呼声立即就被"文革"中兴起的其他狂潮淹没了,很少受人重视,几乎无人倾听,更少有人记起。但是,从这些呼声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深刻的,它被如此漠视这一现象本身,也颇为发人深省。
1. 余波 2. 返城风潮 3. 参加"大串连" 4. 知青的组织 5. 参与地方"文革" 6. 反对经济主义 7. 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
3. 参加"大串连" 4. 知青的组织 5. 参与地方"文革" 6. 反对经济主义 7. 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
5. 参与地方"文革" 6. 反对经济主义 7. 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
7. 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
8. 返城风的平息 9. 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