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图书 >> 综合类
《佛教护国思想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12-11-05    作者:魏道儒    来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06-01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  者:魏道儒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6-01

  【内容简介】佛教的护国思想起源于释迦牟尼创教弘法时期,伴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而不断得到充实丰富。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其护国思想获得进一步发展。

  在两千五百多年的漫长历史中,佛教曾经是许多民族的共同宗教信仰。在其护国思想中,不仅浸透着多民族信众期盼故乡家园得到佑护的宗教情感,而且凝聚着他们渴望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世俗追求,更蕴含着他们在爱国、卫国和建国实践中生发出的政治智慧。佛教护国思想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始终强调善世利人、报恩酬德和无私奉献,始终倡导热爱祖国、护卫疆土和建设美好家园。

  【作者简介】魏道儒,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佛教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中国华严宗通史》、《华严学与禅学》、《宋代禅宗文化》、《禅宗无门关》、《佛教史话》、《坛经译注》等,合著有《中国禅宗通史》、《佛教史》、《佛教基础知识》、《中国五大宗教知识读本》等,合译有《早期佛教与基督教》、《宗教生活论》等。

  纪华传,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佛教研究室副主任,已出版《江南古佛--中峰明本与元代禅宗》、《中国佛教与禅宗》、《安上法师生平与著述》等多部专著

  【目录】

  序--魏道儒

  佛陀护国理念蠡测--荆三隆

  汉译经典中的“护国”--魏道儒

  从《仁王经》看佛教的护国观念与般若思想--姚卫群

  以教护政,以政护教--《仁王护国般若经》思想要旨简论--刘元春

  古今佛教护国经典事迹略谈--张总

  护国与治世--俞学明

  佛教的护国利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成建华

  从护国思想到爱国爱教思想的发展历程--黄夏年

  佛教的护国爱国传统--纪华传

  当真言遭遇王权--周广荣

  唐密的护国利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真圆

  永明延寿大师的护国思想及其实践--黄公元

  《金光明经》护国思想与宋代的护国实践--韩剑英

  中国佛教的爱国护国精神--以宋元之际为例--徐文明

  禅宗之“护国”思想初探--熊江宁

  清初以佛法护国的思想和实践探讨--张华

  三世章嘉呼图克图与“撤驿之变”--杨健

  如何看待佛教护国安民的政治作用?--宋立道

  佛教信仰与权力关系--从佛教护国理念谈起--李向平

  抗战时期中国佛教的护国思想与实践--李利安

  僧众护国活动的佛理考察--以抗日战争时期为主线--李阳泉

  救国与救教: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佛教与政治--何建明

  藏语系文化的中华民族大一统历史观与护国行迹略考--贡赛宁波

  关于蒙藏地区佛教护国思想的思考--嘉木扬·凯朝

  喜饶嘉措的佛学思想与爱国爱教之情怀--尕藏加

  中国南传佛教的护国思想与实践--郑筱筠

  日本佛教的护国思想与实践--王颂

  朝鲜-韩国佛教的护国思想与实践--李海涛

  后记--纪华传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