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图书 >> 政治史
《使命·旗帜·人物 :中共一大至十八大纪事》
发布时间: 2013-07-26    作者:汪文庆    来源:国史网 2013-04-18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  者:汪文庆著

  出 版 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4

  【内容提要】

  党代会在党的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归根到底,是由党代会的性质和职权决定的。从党的二大开始,我们党的章程就规定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体现党代会地位的职权,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发展,按照现行党代会的规定,归纳起来,就是议党之大事、定国之大策。每次党代会,都要总结和审查过去特定阶段内的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任务,制定今后一段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选举产生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党代会的这种地位和职权,无疑便决定了它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目录】

  前言

  中共一大: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大述评:“作始也简”

  一大人物:陈独秀连任中共五届最高领导人透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前后的回忆(节选)

  (包惠僧)

  一大档案

  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大述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一步

  二大人物: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蔡和森

  关于二大的回忆(李达)

  二大档案

  中共三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枢纽

  三大述评:国共合作之难

  三大人物:毛泽东首次进入中央领导核心

  回忆中共三大(徐梅坤)

  三大档案

  中共四大:拉开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四大述评:领导权至关重要

  四大人物:李大钊在四大前后

  党的三大和四大(李维汉)

  四大档案

  中共五大:未能挽救大革命危局

  五大述评:向“左”,还是向右?

  五大人物:带头批评陈独秀的瞿秋白

  回忆大革命前后(陆定一)

  五大档案

  中共六大:唯一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

  六大述评:低潮,还是高潮?

  六大人物:六大上的周恩来

  赴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唐韵超)

  六大档案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中共八大: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八大述评:八大路线的提出和中断

  八大人物:邓小平当选为总书记

  关于党的八大召开前后的

  历史片断回忆(李雪峰)

  八大档案

  中共九大:“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

  九大述评:特殊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错误的大会

  九大人物:九大唯一的党中央副主席林彪

  中共九大内幕琐忆(迟泽厚)

  九大档案

  中共十大:九大“左”倾错误的延续

  中共十一大: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

  中共十二大:吹响全面改革的号角

  中共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共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共十八大: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