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图书 >> 人物史
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的得力助手--1977-1982:胡乔木与邓小平
发布时间: 2009-09-09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09-09
  字体:(     ) 关闭窗口

  关于胡乔木与邓小平的关系,胡乔木本人在1983年5月14日向美国记者白修德作过简要介绍。他说:“1956年,在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我被选为中央委员,同时成为新成立的中央书记处的候补书记。这个书记处是在邓小平领导下工作的。……因为在书记处工作,所以既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信任,也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信任。邓小平同志对我非常了解,他认为我在一些问题上可以继续做他的助手,就像我曾经做毛主席的助手一样。”[1]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一个关乎中国前途命运的问题摆在领导人的面前:中国向何处去?脚下的路该怎么走?华国锋的答案是毛泽东写给他的六个字:照过去方针办。进而他又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实际上是坚持走一条老路。邓小平等人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否定了“两个凡是”,领导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新路。后来,邓小平用一句话概括这段历史:“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我们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2]这条新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在这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理论家,胡乔木协助邓小平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在思想理论上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推动思想解放运动,促进工作重心的转移;另一方面又分析新情况,回答新问题,概括新经验,进行新道路的探索和新理论的创造。胡乔木既坚持改革开放,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称得上是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的得力助手。

  在这里,我想从三个方面扼要地评介一下1977年至1982年间胡乔木协助邓小平工作的情况和他们之间的关系:(1)推动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2)提出并贯彻实施四项基本原则;(3)总结历史经验,进行理论创造。每个方面基本上按时间顺序来讲。通过胡乔木协助邓小平工作这个角度,不仅对历史转折时期胡乔木的作为、贡献作一评述,而且对邓小平的雄才大略有所展示,从而较具体地看到中国这一时期的历史进程,增进对当代中国的了解。

一 协助邓小平,推动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王震、邓力群谈话中,肯定乔木是我们党内的第一支笔杆,明确指出乔木这个人还是要用。胡乔木得到解放,再次充当邓小平的助手。他的主要任务还是动笔写文章。胡乔木协助邓小平推动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主要做了八件大事。

  (一)修改揭批四人帮的第一篇重要文章,推倒两个估计

  两个估计是1971年姚文元修改、张春桥定稿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里作出的,即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它沉重地打击了教育战线的干部师生,严重地搞乱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推倒两个估计,是教育战线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关键。邓小平亲自出题,要教育部对两个估计必须马上组织写作力量进行彻底批判。[4]此文经胡乔木精心指导、多次修改,于1977年11月15日最后定稿。邓小平又审阅一遍,于11月17日批示发表。11月18日,《教育战线上的一场大论战 ——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一文即在《人民日报》第一版发表。

  此文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引录了新发现的毛泽东在1971年全教会期间的指示。这是从迟群等人的笔记上发现的。毛泽东说:十七年的估价不要讲得过分。是一少部分人执行了错误的路线,不是大多数人。多数知识分子还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还是认得的,就是爱面子,当人的面不认,背地还是认的,过后还是要认的。高教六十条总的还是有它对的地方嘛。毛泽东还说:人家是教师,还要尊重他嘛。一讲不对就批评,那能都讲对呀,讲不对没关系,讲错了没关系,大家共同研究,怎么能一下子都讲对,不可能嘛。胡乔木在引录的毛的指示前后,各加了一段话。揭露四人帮篡改毛泽东指示的罪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此文成为拨乱反正的突破口。发表后,不单教育战线掀起了批判两个估计的热潮,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工业交通各条战线,也都结合自身的情况,掀起了深入揭批四人帮、肃清其流毒的热潮,有力地推动了拨乱反正的进程。

  (二) 两个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的拨乱反正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