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图书 >> 人物史
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的得力助手--1977-1982:胡乔木与邓小平
发布时间: 2009-09-09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09-09
  字体:(     ) 关闭窗口

  (二) 两个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的拨乱反正

   1 关于按劳分配 邓小平复出后,在多次谈话中都讲到必须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强调这是整个国家的重大政策问题。[5]在思想理论界,在胡乔木支持下,于光远主持召开了从北京地区到全国范围的关于按劳分配问题的几次研讨会。在此基础上,从1977年12月起,胡乔木和于光远、邓力群一起着手起草关于按劳分配的论文。在写作过程中,邓小平多次审读文稿,两次找胡乔木等谈话,提出修改意见。[6]1978年5月5日,《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在《人民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光明日报》上公开发表还早六天。文章针对“四人帮”把按劳分配说成是“资本主义因素”、是“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条件”、是“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力地论证了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原则。文章发表后引起很大震动。时任党中央副主席的汪东兴5月17日在一个小会上点名批评。李先念给胡乔木撑腰,在一次大会上说,“真正贯彻执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保证多劳多得,反对平均主义”是“现在最关紧要的两条”之一。[7]

  2 关于商品生产 “文革”中“四人帮”篡改马克思主义商品货币理论,诋毁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货币关系,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发展。1978年5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向群”的文章《驳斥“四人帮”诋毁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反动谬论》。指出:“我们一定要理直气壮地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这篇文章是经过胡乔木修改、润色的。

  在当时,思想理论上的正本清源与实际工作中的拨乱反正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胡乔木对1978年7月7日华国锋在“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进行了修改。

  (三) 为邓小平起草四篇重要讲话

  这四篇讲话是:一、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78年3月1强调了商业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商业和服务业是同工农业并驾齐驱的重要社会行业。并预言社会经济的这种发展趋势,必将愈来愈明显。外电评论说:这是华国锋当了主席后第一篇务实的讲话。8日);二、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1978年4月22日);三、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1978年6月2日);四、向中国工会九大的祝词(1978年10月18日)。

  全国科学大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邓小平在科学大会上的讲话,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荣誉教授顾毓琇誉之为“科技现代化的宣言”。[8]全教会上的讲话指出: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讲话强调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要研究解决教师首先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问题。全军政治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对全局影响最大。邓小平着重论述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态度、根本观点、根本方法。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给予了坚决有力的支持。邓小平提出:“我们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要把中央的指示、上级的指示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当‘收发室’,简单地照抄照搬。”讲话提出“一个十分严肃的任务”:“我们一定要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这篇讲话对方兴未艾的真理标准讨论,对全军全国的实际工作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工会九大祝词按照邓小平在沈阳军区关于结束揭批“四人帮”运动、转入正常工作的谈话内容,提出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不仅是对全国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的动员令,而且是实行工作重点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的第一篇设计书。

  胡乔木协助起草的邓小平的四篇重要讲话,是伟大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杰出理论家的文采辞章的完美结合。解决了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问题,推动了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运动的进程,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胡乔木,以协助邓小平精心起草这些讲话而发挥了理论家的独特作用。

  (四)倡导按经济规律办事,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

  1978年7月28日,胡乔木在国务院召开的研究加快发展四个现代化建设速度问题的务虚会上,作了题为《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重要发言。10月6日,《人民日报》以《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为题发表。这是思想解放运动中最重要的经济论文之一。表述了邓小平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

  胡乔木总结“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工作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自动地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和高速度地发展,“只有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结合起来,把外国经验中一切有用的东西和我们自己的具体情况、成功经验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够迅速提高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能力,才能够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指明了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对怎样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胡乔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改革措施。很多是长期视为禁区,人们噤若寒蝉的。胡乔木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就是要按价值规律、按供求规律办事。他提出不但要重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而且要重视资产阶级学者所写的经济学,还要学习计量经济学。他十分重视企业和个人的作用,提出要发挥中央、地方、企业和个人四个积极性。他指出,要把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直接地结合起来,使企业中的每个人都能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国家计划的完成,关心企业经营的成果;要坚决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处理好有关个人物质利益的问题。他指出,要利用资本主义国家中早已存在并且取得经济实效的公司组织形式,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达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反对官僚主义的目的。他还建议:实行合同制,发展专业公司(托拉斯),加强银行的作用。他还提出要加强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工作。胡乔木此文还提出许多新观点、新主张,促使人们的思想从长期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胡乔木在此文中提出的主张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都逐步得到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

  胡乔木这篇发言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按经济规律办事”这个口号在中国国内广泛传开。普遍认为此文既清算了林彪、“四人帮”十多年对经济工作的破坏,从理论上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同时又找出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指明了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途径。美国、日本等国的著名经济学家认为,胡乔木此文在经济理论方面为中国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9]

  (五) 主持修改《关于加快农业发展速度的决定(草案)》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