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图书 >> 人物史
1949年后的梁漱溟
发布时间: 2009-09-10    作者:汪东林    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9-09-10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  者: 汪东林

  出  版: 当代中国出版社

  定  价: 23元

  ISBN: 9787801705990

  出版日期: 2007-07

  版  次: 1

  标  签: 梁漱溟 国学 毛泽东 文革

  所属分类: 社科旧书  文艺旧书  国学 宗教  传记 纪实

  【本书简介】

  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文化名人之一,新儒家的开创者,也是颇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他的独特思想和学识,特立独行的坎坷人生经历,一生坚持讲真话、表里如一的品格,是同时代许多知名人士所不能企及的。本书记述了1949年以后梁漱溟的行迹,揭示了梁漱溟与毛泽东1953年一段历史公案的来龙去脉,剖析了梁漱溟在反右运动中何以沉默不语,记述了60年代梁漱溟对自己思想问题的认识,以及梁漱溟在“文革”风暴中的风骨。

  【作者简介】

  汪东林,祖籍安徽徽州,1937年12月出生于浙江江山,196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曾用笔名郑直淑、江郎山、汪洋波等。曾任《人民政协报》副总编辑、高级记者、副局长、巡视员。著有《李宗仁归来》(与他人合作)、《宋希琏今昔录》、《梁漱溟问答录》、《梁漱溟与毛泽东》、《名人传记集萃》、《远去的背影——政协人物记》等。

  【内容选登】

  第一部分: 原书书目 

  1949年后的梁漱溟书目

  第二部分: 梁漱溟与毛泽东

  在北京豆腐池胡同杨怀中寓所,常常给来访的梁漱溟开门的,是位高个子的湖南青年。/1938年1月,在延安,屋外严寒逼人,屋内温暖如春,毛泽东与梁漱溟作彻夜长谈……/1946年初,梁漱溟二赴延安,向毛泽东等十名中共领袖陈述自己对国内实现和平后的政见……/1950年初,梁漱溟由四川进京,成为中南海的座上客,毛泽东曾多次找梁漱溟长谈……

  1. 梁漱溟与毛泽东

  第三部分:梁漱溟与毛泽东1953年历史公案补遗

  拙作《梁漱溟与毛泽东》在1988年第1期《文汇月刊》上发表后,反响热烈。有读者来信询问:从文中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实际场合里,似乎是一边倒地批判梁漱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梁说一句公道话或对毛泽东的做法提出疑问,难道在一二百之众的高层人物中硬是没有一个头脑清醒者?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1. 梁漱溟与毛泽东1953年历史公案补遗

  第四部分: 梁漱溟的晚年生活

  1988年6月23日,中国文化名人、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梁漱溟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梁先生临终那天,笔者也在协和医院病榻旁。在他心脏发生停跳现象,医生着手紧急抢救时,他仍然头脑清晰,十分清楚地说:"我需要安静,需要休息。"

  1. 梁漱溟的晚年生活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