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导 言
一、“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二、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
三、历史启示
四、“三农”问题任重道远
五、结束语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 关于小农经济要被社会化大生产取代的理论
第二节 民主革命中的农民理论
第三节 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民粹派的早期批判
第四节 关于民主革命的新解释
第五节 关于土地国有化的重新认识
第六节 十月革命后联共(布)关于农业集体化的理论
第七节 合作制思想的演变
第2章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1921•7~1927•7)
第一节 党建立初期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一、 党对农民问题由不重视到重视的转变
二、 关于农村经济的认识
三、 对农村社会阶级、阶层的认识
四、 对农民革命的认识
五、共产党人对“以农立国”论的批判
第二节 大革命前期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
一、 国共合作后第一年党对农民认识的全面拓展
二、 农民同盟军思想的提出
三、 党的土地纲领的初步确定
四、 五卅运动后共产党人对农民问题的探索
第三节 大革命后期对农民问题的认识
一、 对北伐战争与农民运动关系的认识
二、 围绕如何看待农民运动问题的激烈争论
三、 关于农民土地问题的尖锐斗争
第3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6)
第一节 对于农村、农民在革命新道路中作用的认识
一、 对大革命后期农村、农民工作的反思
二、 毛泽东对农村、农民在民主革命道路中地位的认识
三、 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对农村、农民在民主革命道路中地位的认识
第二节 关于土地改革的认识和政策
一、 对土地改革在中国革命中重要地位认识的深化
二、 土地改革方针的确定
三、 土地改革政策和方法
四、 土地改革方针的转变
第三节 关于农民负担和发展农业生产的认识
一、 对农民负担的认识
二、 对发展农业生产的认识
第四节 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及对乡村建设运动的批判
一、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的背景
二、对中国农村性质的认识
三、关于研究农村经济的任务和方法
四、对“乡村改良运动”的批判
第4章 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