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第十章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
发布时间: 2009-09-02    作者:武力    来源:国史网 2009-09-02
  字体:(     ) 关闭窗口
 第一节 香港的顺利回归和新发展

  香港位于北22°9'-22°37',东经113°52'-114°30',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组成,面积达1066平方公里。这三部分分别通过1842年的《南京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割让或租借给英国。香港地区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中国对其享有不可剥夺的“最高和最后的权力”。无论在“九七”香港回归前或“九七”香港回归后,香港地区的经济都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香港地区的经济谈中国经济是不全面的。

一、回归前的经济发展和制度

  香港地区距中国南海之滨、珠江口外,扼珠江三角洲入海之要冲,隔深圳河与深圳湾、大鹏湾与中国内地接壤,以中国内地为其广大腹地,是南中国对外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门户。无论是中国之于世界还是世界之于中国,香港地区都是“窗口”、“桥梁”和“国际通道”。另外,香港地区还是太平洋西岸的交通中枢,位于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维多利亚湾,面积6000公顷,1.6-9.6公里,平均水深12.2,与美国之旧金山港、巴西之里约热内卢港并称为世界3个最优良的天然深水港,是欧洲、美洲、非洲与澳洲、南亚、东亚、东南亚之间海上航道的必经之地和中转站,是世界级的海运中心。香港的繁荣得益于此。从秦至清的2000年间,捕鱼、采珠、制盐、植香四大传统产业是香港地区古代经济发展的支柱,闻名遐迩。

  香港经济是高度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世界上自由开放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在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的156年里,香港政府始终奉行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坚持自由市场、自由贸易、自由企业、自由资金以及低税、保守财政等自由经济制度,坚持通过价值规律、供求关系、竞争机制的市场“无形之手”来自发地调节和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香港政府不直接介入和干预企业的具体的经济活动,只是从香港经济的外部进行宏观的调节,从基础设施如机场、码头、供水、供电、通讯、教育、培训以及效益、效率等方面入手,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自由放任”原则到“积极不干预”原则,香港政府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政策已经臻于成熟,富有弹性,形成目前香港这种世界上最自由、最开放和最具国际性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成为当代垄断性、干预性不断强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唯一一块自由主义的净土。近年来,香港连续被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华尔街日报》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的地区。

  香港经济的发展历史,大体上可以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分界线,划分为近代(1841-1945年)和现代(1946-1997年)两个阶段。

  1841-1945年近代香港经济的发展是以转口贸易为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的。英国占领香港伊始即宣布香港为自由港,因为这一地区居于国际交通要道,往来便利,地理位置重要,同时其自身资源严重匮乏,无法自给,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依赖于外部供应,有发展转口贸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所以香港一开埠,就源源不断地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货物、资金、技术、人才,前来开发这一地区,逐步孕育出近代香港在自由港政策基础上的以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结构。

  开埠初期香港岛的转口贸易的主要对象是中国内地、英国和印度。在香港岛转口贸易的原始时期,最大宗的商品是鸦片和苦力,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就是鸦片走私和苦力贸易,香港岛成为远东最大的鸦片走私中心和苦力贸易中心。从1860代开始,随着帆船向轮船的过渡,香港航运业逐步取得了独立地位并蓬勃发展起来。从1860-90年代,在香港经营中国内河、沿海和远洋航线的外国轮船公司有几十家、几百艘船,如英国的怡和、太古洋行、大英轮船公司,美国的旗昌轮船公司,法国、意大利的邮船公司,加拿大的昌兴轮船公司,等等。每年进出维多利亚港的帆船和轮船平均上万艘、运送货物上千万吨。香港航运业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到了十九世纪末,香港已经成为中国内河、沿海航运中心和远洋航运中心,成为四通八达的海上交通枢纽,国际性的重要港口,香港的轮船可以到达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航运业成为香港经济“生命的血液”。以鸦片走私和苦力贸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香港金融业此时也转向服务于整个香港的中转贸易,并且成为外国金融资本操纵中国金融市场的强有力的工具。以航运业、金融业的勃兴作为最主要的前提条件,香港转口贸易的发展在十九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间进入了一个高峰期。1900,由香港转运进口的货物占中国全部进口货物的40%,香港在中国外贸总额中占41%,中国在香港外贸总额中占33%。自1898年至1941,每年经香港进口的货物占中国全部进口货物总值的30%-45%,而经香港出口的货物占中国全部出口货物总值的20%-35%1914,香港的进出口船只达2.4万艘,吞吐量2300万吨;1924,香港的进出口船只达3.4万艘,吞吐量3500万吨,一战后比一战前增长50%1921,香港的转口贸易总值为4.32亿港元,1931年为12.8亿港元,1940年为13.7亿港元,1941年仅上半年就达到8亿港元。从1942年日本在香港建立殖民统治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是香港转口贸易的停滞时期,香港人口由战前160万减少至战后的60万,香港开埠以来100年逐步积累的以转口贸易为重心的自由港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建设成果几乎丧失殆尽。

  1946年至1997年现代香港经济的发展是以工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第三产业化为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半个世纪,香港经济经历了由“英人治港”的殖民主义经济体制向“港人治港”的特别行政区经济体制的嬗变,经历了由传统的商业中心和单一的转口贸易的自由港的经济结构向新型的工业中心和多元的、复合性的国际经济中心的经济结构的嬗变。其经济实力堪与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相抗衡,香港的经济腾飞几十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

  1945年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紧急措施”来激活已经是千疮百孔、奄奄一息的近代香港经济。战后的近代香港经济在维持传统的以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得以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对中国内地实行的“贸易禁运”,以转口贸易为重心的近代香港经济由盛而衰,香港开始了以工业化带动香港由传统的商业中心向全新的制造业中心的经济转型。到1959,香港本地产品的出口总值首次超过转口贸易总值。它标志着香港工业化和近代经济向现代经济嬗变的初步成功,标志着香港传统经济结构调整的初步成功,标志着香港已经由一个以转口贸易为主的商业城市过渡到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标志着香港从此跨入“新兴工业化经济实体”的行列。在制造业的带动下,香港的进出口贸易额也全面回升,从1950年代中期的50亿港元左右的谷底逐步攀至1960年代初的100亿港元,再冲至1960年代末的300亿港元。以制造业为先导的现代香港经济开始起飞!

  进入1960年代中期以后,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策略的香港制造业的发展开始遭遇到了许多困难,日益恶化的国际市场环境和日益激化的国际竞争形势对香港制造业中心地位构成严重威胁。现代香港经济选择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由工业多元化发展为经济多元化,由制造业中心的一枝独秀发展为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旅游中心的百花齐放,顺利地完成了战后香港经济第二次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顺利地渡过危机走出困境,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1985-1997年,香港基本完成了从实体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199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高达1600亿美元,人均2.5万美元,赶上或超过了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居亚洲第二位、世界第六位。被称为“经济中枢”的香港金融业,已经基本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银行、市场和管理体系,开业的持牌银行近200家,外资银行在香港的办事处逾150家,全球规模最大的100家银行,有85家落户香港,以外资银行数目计算,香港仅次于伦敦和纽约居世界第三位。被称为“经济生命线”的香港的对外贸易其交易额高达3800亿美元,占亚太地区贸易额的20%,是世界第八大贸易区,人均6万美元,居世界第二位。香港的旅游业以收益计算,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八位,接待旅游旅客1170万人次,接近香港居民数的2倍。有近800家跨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近1500家跨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办事处,有10万家贸易公司在香港设立窗口机构或采购中心。香港1996年举办的大型国际会议近300项,大型国际展览近60项,出席人数近20万人次。近年来,多个官方或民间的国际经济组织评定香港为世界上“经济自由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世界上“最佳商业城市”之一,世界上“最佳投资城市”之一。

二、回归过程和制度安排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