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归前的经济发展和制度
葡萄牙人在澳门446年间,虽然也在澳门建立起了殖民统治秩序,但都是以承认澳门是中国的领土、承认中国政府主权为前提条件的。也就是说,澳门的主权、治权长期处于分离的状态。
澳门历史上曾是东西方贸易的最大商埠,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城市之一,近100多年来,以博彩业为基础的特种行业一直是澳门经济的最大支柱产业。澳门开埠后四个半世纪的近代化、现代化的经济发展道路与香港开埠后一个半世纪经济发展道路比较,漫长而曲折。同样的自由港,同样的高度国际化的经济体系,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签署时澳门年本地生产总值为176亿澳元、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0亿澳元,而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时香港年本地生产总值为2300亿港元、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448亿港元,相差几十倍,经济实力、经济地位悬殊。
澳门开埠后以转口贸易为经济发展的起点,自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差不多一百年左右的时间,葡萄牙人几乎垄断了中国全部的对外贸易,成为太平洋西岸最重要、最繁华的国际贸易港。但是,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葡萄牙人对东方转口贸易的垄断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澳门经济开始走向衰落。尤其是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以后,随着香港开埠和五口通商,航海业由帆船时代进入轮船时代,丧失了垄断地位又受制于没有深水港的澳门转口贸易一蹶不振。在这种情况下,澳门经济走上了依靠特种行业虚假繁荣的畸形发展道路:从最早的鸦片走私中心、苦力贸易中心到黄、毒、赌三业并举直到有“东方的蒙地卡罗”、“东方的拉斯维加斯”美称的以博彩业为主要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近半个世纪以来,澳门的经济结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澳门的经济水平有了较快速度的提高,澳门经济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多元化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出口导向的制造业,由传统的铸炮、造船业,传统的神香、爆竹、火柴业发展为现代新兴的成衣和纺织、玩具和塑料、电子业,出口加工业、银行保险业、地产建筑业、旅游博彩业并称澳门经济的四大支柱,澳门社会已经逐步由一个完全依靠特种行业的单一消费城市转变为一个经济结构趋于合理的现代化的工商业城市和旅游文化城市。但是,赌博业在澳门经济中“主导性”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并没有任何改变,相反还不断得到加强,成为澳门经济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
纵观澳门的经济发展,其经济结构几经变化,主要有几种类型:16世纪末至17世纪中期,是贸易主导型经济;19世纪中期开始,是寄生消费型经济;20世纪初至50年代则是手工业主导型经济,到了1960-80年代,澳门的经济结构开始成为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与博彩旅游业带动型经济。1990年代的澳门,其经济结构随着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开始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转变。尽管澳门资源先天不足,经济发展所需的原材料、能源极其缺乏。但就是在这样一块“弹丸之地”上,出现了上世纪70-80年代的一个经济奇迹,澳门跻身于亚洲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在前40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澳门经历了兴衰荣辱的沧桑,经历了繁荣—衰退—再繁荣—停滞的马鞍型发展道路。葡萄牙人在占据了澳门“东亚这个最古老的西方贸易据点”后,就以之为枢纽积极开辟全球性的贸易航线。这一时期的澳门几乎雄霸了所有的中国对外贸易,成为中外贸易的中转港和重要国际商埠。从18世纪末开始,澳门就成为外国商民旅居、娱乐的场所。进入19世纪中叶,汽船取代了帆船这一传统运输工具,港窄湾浅的澳门愈来愈不适应新远洋轮的停泊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澳门特种行业兴起,成为维持澳门经济的支柱,澳门也逐渐成为一个特殊类型的消费城市。澳门所谓的特殊行业包括赌博、妓院、贩卖鸦片、苦力贸易等,其中鸦片走私在19世纪一度成为澳门获取巨大利益的“首要行业”。1805年英国人串通在澳葡萄牙人,将出国华工集中澳门,用葡萄牙船将之运出中国。由于在运输过程中的华工饭食犹如内地喂猪,因此这一行当被喻为“卖猪仔”。这种罪恶的贸易一直持续到 19世纪末,澳葡当局籍此缓和了经济衰退的困境。同时,与贩卖华工紧密相关的赌博业在此期间也开始兴起并空前繁盛。因中国政府禁赌,港英政府也于1872年禁止赌博,澳门政府趁机发展赌博业。1860年代,澳葡政府公开招商设赌,向赌场征收赌饷,澳门赌博业从此合法化并得到很大发展。但与前两种特殊行业不同的是,澳门的赌博业最后发展成为澳门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博彩业,以合法的形式得到全面发展。
二战结束后,受到战争破坏的澳门经济开始恢复发展。解放前夕涌入澳门的中国内地移民则带来资金技术,推动了澳门社会经济发展。但是随着美国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联合国1951年宣布实施禁运政策,次年美国对香港和澳门实行贸易管制,这严重影响到澳门刚刚有所起色的经济,神香、爆竹、火柴等传统工业失去赖以存在的美国市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1957年,葡萄牙国内通过法例,允许澳门产品免税进入葡属地区。葡属地区市场的开放,吸引了一些工业厂家到澳门投资,澳门工业借此获得恢复。从1958年开始,澳门出现了新的纺织工业,产品运销葡属非洲地区和西欧地区。这是澳门出口加工业的最初形式。从1962年起,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取得赌博专营权,促进了澳门旅游博彩业的发展,并且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经济的起步发展。这一阶段比较明显的是侨资增多,货物交易活畅。进入1970年代,无论是澳门的外部环境还是内部自身都出现很好的机遇。这些机遇主要是中葡关系改善,澳门政局稳定;中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加上澳门在1970年代末先后成为“关贸总协定”和“多维”协定的正式成员,其工业产品出口获得优惠待遇。1970、80年代,澳门经济出现历史性的飞跃。据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从1971年至1981年十年间,澳门生产总值增长率年均达16.7%,1982-1989年达7.72%,1989年至1995年经济平均增长率为5.64%。
1993年是澳门经济的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澳门经济开始从1980年代的高速增长、1990年代初的持续低速发展开始转向衰落。澳门经济的衰退从外部环境而言,主要是因为周边投资环境的改变,在土地、人力、技术和优惠投资方面,澳门的竞争力大大削弱,而内地的“宏观调控”中严格控制投资和信贷对澳门产生极大影响;在澳门内部则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澳门经济产业大部分走下坡路,经济主要指标年增长率大都低于1980年代的后7年。在1999年澳门回归后,澳门经济的各项发展指标逐步恢复并开始快速发展。
表10-1是澳门回归前后经济发展情况。
表10-1 澳门回归前后(1994-2006)经济发展数据(单位:亿澳门元)
年份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GDP
|
537.5
|
555.3
|
552.3
|
551.4
|
468.6
|
457.6
|
483.9
|
497.8
|
548.2
|
625.8
|
800.9
|
925.9
|
1152.6
|
GDP增长率
|
4.3
|
3.3
|
-0.4
|
-0.3
|
-4.6
|
-2.4
|
5.7
|
2.9
|
10.1
|
14.2
|
28
|
6.7
|
17.0
|
失业率
|
2.5
|
3.6
|
4.3
|
3.2
|
4.6
|
6.3
|
6.8
|
6.4
|
6.3
|
6.0
|
4.8
|
4.1
|
3.8
|
旅客人次(万)
|
783.4
|
775.3
|
815.1
|
700
|
694.9
|
744.4
|
916.2
|
1027.9
|
1153.1
|
1188.8
|
1667.3
|
1871.1
|
2700.3
|
增长率
|
0.1
|
-1.0
|
5.1
|
-14.1
|
-0.7
|
7.1
|
23.1
|
12.2
|
12.2
|
3.1
|
40.2
|
12.2
|
22.8
|
对外贸易
|
317.8
|
321.8
|
318.3
|
337.3
|
326.8
|
338.8
|
384.8
|
376.4
|
392.5
|
428
|
504.7
|
511.6
|
569.88
|
外贸增长率
|
4.6
|
1.3
|
-1.1
|
6.0
|
-3.1
|
3.7
|
13.6
|
-2.2
|
4.3
|
9.0
|
17.9
|
1.4
|
11.4
|
资料来源: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
二、回归过程和制度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