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1
第一章2
毛泽东经过认真考虑,决定让被罢官六年的彭德怀"出山",到西南去抓大三线建设。可是,庐山会议的阴影仍笼罩着,彭德怀愿不愿意离京赴任呢?
对于彭德怀来说,这也许是一次命运的转机,是对他这位"反党集团头子"的一次宽容,但他却站起来说:"的确,我对工业不熟悉,我不能干这差事!"
第二章6
毛泽东沉思片刻,然后说:"庐山会议已经过去了,可不能庐山一分手到底哟!你也不要发牢骚,也许真理在你那一边,也许对你的批评过了头,或者说是错了,那就只有让历史来做结论吧,相信历史是最公正的。你我从湘潭出来干革命后,风雨中共事几十年,我不会忘了你,日久见人心嘛!这次派你到西南去抓三线建设,我也是真心诚意地支持你。西南是主要的战略后方,你去把它建设好了,我就放心了,万一将来发生战争,你还可以带兵打仗嘛!"
彭德怀一听这话,倔劲又上来了,他说:"我不去,背一身臭名我去干什么!"
第一部 最后的足迹13
第一章14
邓小平见彭德怀来了,就立刻站起来向他招手,让他到前面坐。
参加会议的人看到邓小平招呼早已被批臭了的"反党集团头子"彭德怀进来,都感到有些奇怪,没有一个人敢与他打招呼。
彭德怀也不理会这些人,按照邓小平指定的位子,到前面坐了下来。
这是由毛泽东亲自委托召开的一次特别会议。
第二章18
"彭德怀?"与会者都有些不敢相信,三线不是最需要保密的地方吗!怎么能让一个早已被全国人民批倒批臭的"反党集团头子"来参加指挥呢?
陡然的变化使许多人的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整个会场静得连针落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第三章24
彭德怀听后连连摆手说:"要不得,要不得,我们不能学老蒋(介石),八年抗战,他却逃往峨眉山养身。现在,战士们在前线流血流汗,我彭德怀却躲到峨眉山上去'休息',这不变成第二个老蒋了?那样人民会骂我的。毛主席派我来搞三线建设,我却远离三线建设的前线,那不是临阵脱逃吗?指挥员要是离开了前线,那一定会是一个瞎指挥。"
第四章30
彭德怀从那些新坟的前面一个一个地走过去,见许多坟墓都没有墓碑,有的只是简单地用木板写了一个名字插在墓前,就对随同的该师师长说:"同志,这样不行,这样我们就对不起这些为三线建设牺牲的战士和民工!我们要让祖国和人民永远记住他们,记住他们为了祖国积极参加三线建设的无畏精神!赶快请人来给我们牺牲的战士和民工立块石碑吧,碑上要刻上他们的姓名、年龄、籍贯,烈士的亲人们也好来看看他们呀!"
第五章33
彭德怀始终弄不明白,遵义会议前后,他一直积极支持的湘潭同乡毛泽东,怎么会产生如此大的误会?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为了大后方三线攀枝花钢铁厂的建设,彭德怀再次经过作为那段历史见证的会理旧战场,怎么能不感慨万千啊!
第六章39
听着老乡的话,彭德怀能说什么呢?他抬起头来,只见城外那重叠的山岭,在落日的照射下,闪着赤褐色的光,那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渴盼,一种对昔日的呼喊和对绿色生命的希望。
"胡搞!"彭德怀生气地一跺脚,转身朝城门外走去。
卖东西的老乡被吓了一跳,愣愣地站在那里,看着这个春天里想吃石榴的奇怪老头……
第七章46
"我又不是泥捏的。"彭德怀说,"革命成功后,我们有的人是官越当越大,人越养越娇,离群众越来越远了。现在,又有多少人知道,这金沙江边的老乡们,还和当年红军渡江的时候一样地披着老羊皮当衣服穿呢?我们对得起那些冒着枪林弹雨用小木船一船一船地将红军送过江去的老百姓吗?别人我管不了,我彭德怀自己却要记住,我永远是人民的儿子,人民的士兵!"
第八章49
这时,取水的司机们一个个提着水桶回来了。
"快来,快来,给我倒一碗!"司机们都拿出自己盛水的工具,跑过去舀水喝。
"不准喝!"彭德怀突然大吼一声,吓得正想痛饮的司机们都瞪大了眼睛……
第九章53
帅仕高啊,白匪烧了你的房子,你没有流泪,逃亡到大凉山当了奴隶娃子你没有哭泣;然而在今天,止不住的泪水却从你的眼睛里夺眶而出。你走过去,一把拉住彭德怀,当年一条渡船上的老哥俩,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