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彭德怀拒绝和彭真合影
发布时间: 2009-09-10    作者:沈国凡    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9-09-10
  字体:(     ) 关闭窗口

  1966年3月,芙蓉花开遍成都。

  一天,彭德怀接到通知,让他到锦江宾馆参加西南三线建委的一个工作会议。

  彭德怀赶到锦江宾馆,推开会议室的门一看,坐在正中的竟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彭真。

  彭德怀停住了脚步。

  彭真忙站起来,走过去与他握手,并询问他来到成都后的身体情况。

  "好,好。"彭德怀点点头,只简短地回答了两个字。

  在这次会议上,彭德怀一直沉默,很少发言,只有当问到他分管的工作时,才偶尔说上几句。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下了当时自己的心情:"只要今后不再犯1958年至1960年那样大的主观主义的错误,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那就可以肯定会做出伟大的成绩来,这应为我国经济建设前途庆幸。"

  会议开始,各部门分别汇报三线建设的进展情况,彭真对前几天在攀枝花钢铁基地的视察情况也向与会的同志们作了通报,并传达了中央对三线建设的一些具体指示和要求。

  第二天上午,根据昨天召开会议的内容,参加三线工作会议的同志分组进行讨论。

  彭德怀被分配在川东组,他根据自己在各地考察、了解的情况,谈了自己对加快三线建设步伐的一些设想和措施,讲得十分透彻,也很结合实际。川东组在他的带动下,发言都很积极,大家的情绪也很高。

  正在这时,有人通知各组讨论会暂时停止,大家一起到外面去与彭真同志合影。

  参加会议的人员都一起往外走,在锦江宾馆外面集合、整队。

  一会儿,彭真从大会堂里面走了出来,在他的身后跟着李井泉(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三线建委主任)、程子华(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西南三线建委第一副主任)、阎秀峰(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廖志高(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参加会议的人员热烈鼓掌。

  彭真等人按照已留好的位子入座。

  摄影师调好了镜头,准备按下快门。

  突然,有人发现合影的人员中少了彭德怀。

  原来,彭德怀听说彭真等人要接见参加三线建委会议的全体人员,并与大家合影,于是,就在大家集合排队的时候,独自悄悄地离开,回到了会议室。

  负责会务的同志找到了彭德怀,动员他到外面合影。

  彭德怀痛苦地摇着头,执意不肯。

  会务的同志急了,再三动员。

  彭德怀说:"你快去吧,不要耽误同志们了。"

  过了一会儿,西南局一位负责同志又跑来动员,彭德怀仍然拒绝。

  合影的人员一共排了四排,包括彭真等几位领导在内都苦苦等待。

  彭德怀仍然拒绝合影。

  没有办法,摄影师只好按响了快门。

  彭真在合影后的第二天就回了北京。

  几天后,照片刚冲洗出来一部分,突然接到内部通知,说是与彭真等人合影的照片立刻停止印发。

  不能与一同工作的同志们合影,彭德怀的心情是难过的,但他也是欣慰的。他已敏锐地预感到批《海瑞罢官》之后即将来临的风暴,不愿意因为一张合影而连累更多善良的人们。试想一下,这张照片里要是有了彭德怀这个"海瑞",在"文化大革命"的那个年月里,不知将牵连多少无辜的人们啊!

  "五一"节这天下午,彭德怀到三线建委会议室看报纸。他翻开当天的《四川日报》,见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竟然少了一位关键性的人物--彭真。

  彭德怀预感到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他放下报纸,心情沉重地回到卧室。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