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彭德怀的平反
发布时间: 2009-09-10    作者:沈国凡    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9-09-10
  字体:(     ) 关闭窗口

  1978年12月23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闭幕,并决定第二天在北京召开彭德怀元帅的平反昭雪追悼大会。

  可是在此之前,在北京筹备召开的这个追悼大会,还在为找不到彭德怀的骨灰而着急……

  彭德怀的骨灰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1978年12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成都平原上的雾气刚刚散去,一架从北京飞来的飞机已停在了郊外的双流机场。

  从飞机上走下两个人来,匆匆忙忙直奔中共四川省委。

  二人找到省委副秘书长张振亚,递上了中央专案审查小组办公室(78)专办介字第40号便函。这封便函是写给当时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政治委员赵紫阳的。

  便函的内容是这样的:

  赵紫阳同志:

  兹派晏××、任××二同志前往了解彭德怀同志骨灰存放情况,请接洽。

  此致

  敬礼

  中共中央专案审查小组办公室

  1978年12月11日

  张振亚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对晏、任二人说:"彭总来四川三线工作,我是清楚的,但从未听说过他的骨灰存放在成都呀?"

  来人肯定地回答说:"没有搞错,1974年冬天,有没有两个军人乘飞机从北京送来一只骨灰盒?"

  张振亚想了一会儿,才说:"有这件事情,但那不是彭总的骨灰,而是一个名叫'王川'的人的骨灰。"

  两位来人兴奋地说:"对,就是'王川',那个名叫'王川'的人的骨灰,就是彭总的骨灰!"

  张振亚不由一惊,当年这件骨灰是由他所经手存放的,那个存放骨灰的地方在成都郊外的殡仪馆,他还记得当时这骨灰的编号是273号。

  时间已经过去四年了,虽然自己中间还去看过几次,但四年之内,长期无人过问,又无人去办过任何的手续,按照当地火葬场的规定,三年之内无人前来认领的骨灰,到时将挖坑深埋,那骨灰还在不在呢?

  张振亚火速直奔郊外殡仪馆骨灰保管室。

  谢天谢地,骨灰还安然无恙地摆放在那里!

  据有关记载,对于彭德怀骨灰的保管,这完全得力于成都殡仪馆的两位工人--辛自权和他的徒弟甘志群。在接受这只骨灰盒时,辛自权老人从来人的神色中就猜想这里面一定有冤情,因此在自己退休之后,他又告诉徒弟一定要好好保管好这只骨灰盒。后来因为三年多时间都无人来认领,有人提出要将这只骨灰盒挖坑深埋,师徒二人说什么也不同意,硬是将这只骨灰盒保留了下来。没想到今天这个谜终于揭开了,这里面竟然是令他们崇敬的彭德怀元帅的骨灰。他们手捧骨灰盒,放声痛哭。

  彭德怀骨灰存入成都东郊殡仪馆的时间是1974年12月23日,取走的时间是1978年12月22日,前后正好整整四年时间。

  中央军委办公厅办公室主任傅学正通知四川省委和成都军区,中央派专机已来不及了,彭德怀的骨灰由他生前的秘书和警卫参谋綦魁英与景希珍从成都乘民航飞机送来北京。

  当天下午6时,民航飞机在首都机场降落,待旅客都下完之后,一个军人沿着舷梯走进了机舱。

  这位军人名叫王承光,是中央军委办公厅办公室副主任,早年为彭德怀担任过秘书。三位彭德怀身边工作过的军人在此种情况下相见,不由眼圈发红,感慨万千。

  飞机载着三个军人和彭德怀的骨灰再次从首都机场起飞,前往首都西苑机场。

  人民首都华灯绽放,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迎接祖国忠诚而英雄的儿子彭德怀的英灵归来。

  飞机在首都上空盘旋了一圈,然后飞向西苑机场。

  当三位军人捧着彭德怀的骨灰出现在机舱门前的时候,外面等待的人群早已哭成一片……

  彭德怀被迫害死于北京,为什么他的骨灰存放在成都呢?

  事后,在"四人帮"所控制的专案组查得一份材料,上面有着如下记录:

  受审人员彭德怀,因患直肠癌,经治疗无效,于1974年11月29日病死。

  彭德怀是里通外国、阴谋夺权的反党分子。我们意见,将其化名王川,尸体火化后,骨灰存放成都一般公墓。

  该专案组另一份记录中写着:

  ……中办秘书处电话告,王(洪文)副主席在彭德怀死亡骨灰处理报告上指示:"照报告上所提的办法办"。

  有人对此曾说,"王川"者,亡命四川也。

  彭德怀平反昭雪追悼大会由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主持,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致悼词,为彭德怀恢复名誉。

  邓小平在悼词中说:"彭德怀同志是我们党的优秀党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杰出的领导人。……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为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彭德怀同志具有很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军事指挥才能……彭德怀同志热爱党,热爱人民,忠诚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作战勇敢,耿直刚正,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关心群众,从不考虑个人得失。……他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对革命工作勤勤恳恳,极端负责。……彭德怀同志是国内和国际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一直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怀念和爱戴……"

  沉冤整整三十年的彭德怀一案,终于获得了平反,历史最终给这位忠臣良帅以公正的评价。

  正如彭德怀所说:"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1981年6月27日,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彭德怀进行了历史公正的结论:"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同志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同志的批判,进而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八届八中全会关于所谓'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的决议是完全错误的。"

  彭德怀曾经工作过的祖国西南大三线的山山水水都沸腾了,无数三线建设的干部、工人和解放军官兵,来到当年彭德怀曾经视察、工作过的地方,向彭德怀元帅的遗像深深地志哀,回忆彭德怀元帅与三线建设者的血肉之情,许多人都不由失声痛哭起来,大家一声声地呼喊着:彭德怀元帅,人民想念你啊!

  一个伟大的名字和高尚的灵魂,必将永垂不朽!

  1975年在三线重镇攀枝花开始搜集资料和采访

  2001年3月3日完稿于常州

  2005年10月3日第三次修改于常州

  2006年7月20日第四次修改于常州

  2006年8月24日第五次修改、定稿于常州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彭德怀在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上被人指控"里通外国"和"组织反党小集团"。6月16日,彭德怀给毛泽东主席并中央写信(即八万言书),对错误"实事求是地作了检讨",对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文件中不符合事实的作了详细说明,要求中央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彻底审查,做出明确结论。同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央审查委员会,对彭德怀一案立案审查。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