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乘坐的汽车离开攀枝花水泥厂,沿着金沙江河谷,继续向前行驶。
前面的谷地越来越狭窄,在两山夹峙之间,江水咆哮奔涌,白浪滔滔。一排排铁塔凌空耸立在山脊上,托着粗大的索道,飞跃过奔腾的江水。
陪同的特区同志介绍说,这些铁塔和索道,都是为宝鼎矿区设置的,将来从宝鼎矿区开采出来的煤,就会通过这空中索道,一直送到洗煤厂,然后再从洗煤厂运往钢铁厂的焦炉里去炼焦,保证高炉生产的需要。
彭德怀高兴地说:"攀枝花钢铁基地这个钢铁元帅,有了电厂这个先行官,有了宝鼎煤矿充足的'粮草',就可以升帐了。只要钢铁元帅一升帐,整个三线建设这盘棋就全活了!"
彭德怀的话,说得陪同的特区同志都高兴地笑了,因为彭德怀用军事术语,十分浅显易懂地阐明了走活三线建设这盘棋的道理,同时又肯定了攀枝花特区和总指挥部的工作。
攀枝花真是一个神奇的聚宝盆,这座刚发现不久的煤矿,距离兰尖火山铁矿不到20公里,也都同时顺金沙江河谷排列。近距离的原料相互配合和提供,这就无形中缩短了运输战线。水、煤、电、铁矿石以及原始森林等资源的相互紧密结合,使攀枝花这个沉睡了亿万年的山谷,成了最理想的三线建设基地和未来的中国西部重镇。
攀枝花的煤矿除宝鼎之外,还有太平、桃花寨等矿区,三座煤矿打的都是平洞。彭德怀一行来到宝鼎煤矿,见工人们正排着队进洞。他们头戴矿灯,脚穿皮靴,一个个显得十分精神。
"我们进洞里去看看。"彭德怀说着,就跟在工人后面朝洞里走去。
特区陪同的同志劝道:"这洞刚开凿出来,洞体还未完全支撑好。"
"怕什么?"彭德怀说,"工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来这大山里建设三线,我们指挥者都不敢进去,躲在外面观看,这样的仗怎么能打胜?"
特区陪同的同志说:"彭主任,我们是为了你的安全……"
彭德怀听后哈哈地笑了:"安全?你这里有长征路上与白匪打仗危险?有与日本鬼子打仗危险?有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国兵较量危险?那么危险的战争,飞机大炮整天都在头上响,我彭德怀还不是照样活了下来!"
特区陪同的同志为难地说:"彭主任……"
彭德怀摆摆手说:"这煤洞你们不知道进去过没有,我彭德怀可是从小就钻煤窑子的苦孩子,到了这里不进洞里去看看,那心里也是不舒服呀!"
彭德怀戴着安全帽,在宝鼎矿区指挥部几名同志的陪同下,朝着煤井里走去。只见几名工人正举着风枪在煤壁上采煤。风枪突突地响着,头上的矿灯照在乌黑的煤壁上,四处弥漫着粉尘。
矿区指挥部的同志停下脚步,对彭德怀说:"彭主任,里面正在采煤,粉尘太大,是不是就在这里看看就行了。"
"不不不。"彭德怀连连摆手,大步走上前去,对正在采煤的师傅们伸出手去,"师傅们,辛苦了!"
采煤工人忙停下风枪,将满是煤灰和汗水的手在工作服上抹了几下,然后向彭德怀伸了过来:"首长,你……"
彭德怀一把握住采煤工的手说:"有好多年没有下过煤井了,我是来向你们学习的。"
采煤工们露出雪白的牙齿笑着说:"首长真会开玩笑,难道你也挖过煤?"
"挖过呀!"彭德怀说,"那时候是用铁锹给老板挖煤,身上拖着一只装煤的竹筐,像狗一样地从煤洞里爬进爬出。"
一位青年采煤工问道:"首长,这煤井跟过去的煤洞比怎么样?"
"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彭德怀说,"这煤井宽宽敞敞的,人在里面可以抬头挺胸地行走,连运煤的机器都开进来了,靠传送皮带将采下的煤运出去,完全都是机械化了!"
青年采煤工说:"这机械化倒是实现了,可是……"
彭德怀见那青年采煤工只说了一半将话停住了,就说:"请往下说,请往下说。"
那位青年采煤工看看陪同彭德怀的煤炭矿区指挥部的领导,没有马上回答。
细心的彭德怀没有再问,他只是一一地与采煤工们交谈,静静地等待那位青年采煤工的回答,因为他深深地理解,作为人各有各的难处。而且对于眼前这位刚刚"出山"的彭主任,采煤工们也担心他不可能解决多少具体问题。
过了很久,那位青年采煤工人说:"但是,我们参加三线建设的煤矿工人,总不能一个个打光棍吧,有家的现在又不准进来,没家的,找对象就更难,上级能不能想办法帮助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听完这位采煤工人的话,煤炭指挥部的几位同志一下子都笑了:"这个问题,你怎么叫彭主任给解决呢?"
彭德怀却没有笑,他感到一种难言的心酸。是呀,为了未来不可预测的战争,为了大三线建设,为了祖国的命运,有多少三线职工抛开妻儿老小,跋山涉水,钻山沟,建工厂,他们这种献身祖国、献身民族工业的优秀品质,多么的叫人崇敬啊!
彭德怀从身上掏出小本子,记下了这位采煤工的话,并十分认真地回答:"提得对,提得对,回去后一定尽力想法解决,到时建几座纺织厂,再办一些后勤服务部门,多吸引一些漂亮的姑娘来参加三线建设,总不能让你们总打光棍吧!"
采煤工们听后高兴地说:"彭主任,你要真能帮助解决了,下次来宝鼎煤矿,我们请你到家里喝喜酒!"
彭德怀高兴地说:"这酒呀,我算是喝定了!"
果然,彭德怀离开宝鼎矿区不久,就有一部分煤矿工人的家属从东北抚顺迁来这里,并在煤炭指挥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家属"五七连",自己开荒种地,办商店,担负起繁重的后勤供应工作,同男人们一同投入了轰轰烈烈的西南大三线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