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彭德怀:“没有什么俱乐部!”
发布时间: 2009-09-10    作者:沈国凡    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9-09-10
  字体:(     ) 关闭窗口

  1968年8月25日,彭德怀再次被转移--从罗道庄转至什坊院继续关押。

  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地对彭德怀进行转移呢?

  问题出在对彭德怀进行审查的另一条罪状上,那就是在党中央内部,有一个由彭德怀为头子的"军事俱乐部"。

  这个"俱乐部"里究竟有哪些成员?

  1967年11月,彭德怀专案组划归中央专案组第二办公室(简称"二办")管辖,这个专案组是"二办"所管的专案中最大的一个组,根据这个专案组所定的名单,彭德怀这个黑"俱乐部"的人员共十七人,他们是:彭德怀、黄克诚、谭政、李锐、张闻天、王平、苏振华、李志民、杨勇、刘震、钟期光、饶正锡、洪学智、邓华、万毅、吴自立、浦安修。

  在这些名单中,彭德怀和黄克诚被定为重点,为此在大组的下面,又专门设立了一个彭、黄专案小组,专审彭德怀和黄克诚。

  黄克诚是毛泽东、彭德怀的湖南老乡。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彭德怀与黄克诚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毛泽东在批评彭德怀的错误时就曾说过,彭德怀与黄克诚的关系,那是一种"父子关系"。

  黄克诚是湖南省永兴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教官。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游击队党代表,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五团党代表、团长,第二路游击队司令,红三军第四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代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卫生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二纵队、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师长、政治委员,苏北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共苏北区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西满军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中共西满分局代理书记,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中共天津市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湖南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从黄克诚的简历我们可以看出,自从参加革命以来,他在很多时间都是与彭德怀在一起共事,或任彭德怀的部下,或任彭德怀的助手。正因为这样的关系,他便成了这个"俱乐部"里的一个仅次于彭德怀的重要人物。

  为此,彭德怀被"下放"到西南三线时,他就被"下放"到山西,彭德怀被抓回京时,他也获得了同样的"待遇"。开始,他与彭德怀一同被关在五棵松,后又被转移到罗道庄。

  彭、黄二人可说是"心心相印"。在五棵松,黄克诚也是不服管教的一个"罪犯",当他知道彭德怀也被关在这个院子里时,就经常对着哨兵大喊大叫,时常与专案组的人员顶牛,故意将声音弄得很大,让另一间囚室里的彭德怀能够听见。

  每当这个时候,彭德怀总是将耳朵紧贴着门窗,听外面的动静,听战友的声音,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最大的安慰。

  后来,专案组干脆就让黄克诚陪着彭德怀挨批斗。北京军区、第二炮兵、防化兵、装甲兵、铁道兵、工程兵司令部,国防科委、国防工办、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勤学院、高等军事学院、第六研究所以及中央直属机关等首都的各大军、兵总,各大机关团体,前后召开了十二次的万人以上的批斗大会,对彭德怀实行"公审"。有很多次,都押着黄克诚一同去接受"教育"。

  在批斗会上,两位老战友用目光相互鼓励。

  1967年9月28日至12月6日,专案组对彭德怀进行了共八次审讯,目的是要他承认自己是"假党员"。彭德怀怒对专案人员,大声地说:"你们对我以同志式的谈问题可以,但如果用审讯的方式,我就拒绝回答。我在1928年入党,那时你们这些人还在什么地方?"

  一句话顶得审讯的人哑口无言。

  他们只得又去审黄克诚,要他说出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黄克诚是位儒将,进来后就站在那里,专案组的人让他先念挂在墙上的毛主席语录:"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

  黄克诚看也不看,拖着很长的声音大声对着窗外说:"我--知--道--"

  有人大声喝道:"知道为什么不念?"

  黄克诚大声回答:"看--不--见--"

  这样的声音,不知道彭德怀能不能听见?但无论如何黄克诚都是在想法用声音给战友传递信息。

  这次,黄克诚的"顽固态度"没有被打下去,却被打掉了眼镜,逼问他彭德怀的"假党员"问题。

  黄克诚听后气愤地说:"能有这样的'假党员'吗?面对敌人真刀真枪的拼杀,用自己的生命在炮火中接受考验,几十年如一日,你们这些'真党员'能做到吗?"

  问得专案组的人无话可说。

  后来他同彭德怀一起被转移到罗道庄。

  由于这个"俱乐部"里的这两名主要头子不老实,转移后对他们就加强了监视,并开始对他们进行了虐待。

  更为残忍的是不让他们睡觉,彭德怀每天晚上刚一睡着,哨兵就在外面不停地拍打门或柱子,想方设法地将他弄醒。

  1987年9月13日零点30分,彭德怀为此与哨兵争吵起来,他气得拍着桌子,向哨兵喊着,那声音如同一只猛虎在山岗上恕吼。哨兵在当日的《看守日记》上写道:彭德怀这时"……大发雷霆,发出虎叫狼嚎般的声音"。

  彭德怀吼道:"你们敲什么,我又不会死!"

  哨兵见彭德怀醒了,就不再敲柱子,而是命令他:"必须脸朝外面睡。"

  彭德怀被这么一折腾,根本就无法再睡,他索性坐起来,抬头看着头上的电灯,放声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

  夜半歌声,低沉嘶哑,越过高墙,传给心心相印的战友。

  彭德怀没有忘记一同被关押的战友,他除了大声抗议,让隔壁的战友能够听到他的声音之外,还利用上厕所的时间,从黄克诚的囚室经过的时候,在外面装着咳嗽,让里面的战友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