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一月一日至十五日
发布时间: 2009-09-12    作者:陈虎    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9-09-12
  字体:(     ) 关闭窗口

  1月5日

  对于杜聿明来讲,今天开始的空投并没有转变他的处境,享受中将副司令身份的日子看样子所剩无几了,因为就在南京向被围困的杜聿明集团残部空投粮食弹药的时候,中央军委、毛泽东批准了华野6日发动总攻的部署方案。

  在华野发动总攻之前,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的国军官兵已经成排、成连,甚至成营地向解放军投诚,总计已达14000余人,足够装配一个军的兵力了。

  今天,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发表《告华北国民党将领书》。告书是由罗荣桓同志起草,毛主席亲自修改的。

  告书明确告诉他们,“北平、天津、塘沽均已被围,你们的退路已完全断绝”,要求他们向解放军投降。解放军将“一律宽大处理”。

  傅作义,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也非一般人物,但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压力之下,看到备受重创的部队,也感到走投无路了。

  这天,傅作义约见民盟北平负责人张东荪,晚上,又召见有关人员,商派周北峰为代表再次前往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进行和平谈判,并请张东荪教授同行。这一切都是瞒着蒋介石在北平的耳目进行的。

  而在这大战前夕,国民党政府的宣传媒体还在开展“和平”攻势,中央社仍在叫嚷什么:“北方29省市的国代联谊会通电全国”,竭诚拥护蒋介石的“求和”声明,广州、四川的参议会也“拥护”蒋介石的和平,而且把这些电文发给了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

  不知毛泽东看到这些通电作何感想。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269天。

  1月6日

  55年前的今天是戊子年腊月初八,按中国人的传统是喝腊八粥的日子。龟缩在徐州西南130华里陈官庄地区的杜聿明残部,也许还没来得及如此奢想,就被人民解放军总攻的万炮齐鸣吓得乱成了一锅粥。

  随着下午3时30分,一阵猛烈的炮声,华野数十万大军分三个突击集团同时挺进!开始了淮海战役最后一个阶段的声势浩大的总攻击。

  有趣的是,国民党国防部政工局局长邓文仪这天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共匪军事首脑刘伯承已于1948年12月13日在安徽宿县西南桃关集被国军的飞机炸毙。

  而刘伯承司令员此时并不在前线,而是在西柏坡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并将在明天发言,发言的内容是阐述他对未来渡江战役和夺取全国军事胜利的总体设想。

  平津前线今天却显得异常平静,平津前线司令部以林彪、罗荣桓名义给天津守将陈长捷发出了劝降信,希望他以东北郑洞国将军为榜样,起义投诚。

  当淮海前线总攻的炮声尚未打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如期召开。

  毛泽东坐得很稳,表情也十分平静,他心里清楚,在淮海战线的手术只是时间的问题。

  据说,蒋介石也显得格外平静,对于杜聿明的结局,他和毛泽东想到一块儿了。临危不安,才是将才,校长要在这危难之时,给学生们做出榜样。不错,蒋介石这天没有忘记派国防部次长郑介民去北平,继续劝诱傅作义南撤,勿与中共和谈。

  至晚,国民党的电台未就淮海前线华野发动的总攻透露任何消息,但淮海前线的炮声却越来越向国军阵地的纵深发展。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268天。

  1月7日

  杜聿明——国民党中将司令官,黄埔一期毕业生,屡建战功,深受蒋介石器重,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两大战役都有他的名字,都是受命于危难之时,无奈,国民党政权气数已尽,杜聿明再有天大的本事,也是回天无力了,继昨天华野对杜聿明集团发动总攻以后,战事急转直下,噩耗一个接一个传来。

  第一道防线昨天即被突破;今天9时,李弥兵团已弃守8个主要阵地;晚8时,李弥兵团已收缩到邱清泉兵团防区;晚10时,青龙集阵地被突破,杜聿明苦心经营的防御体系崩溃了。坚守已没有希望,杜聿明决定10日开始突围。

  而今天发生的另外一件事,不能不说是刺到了蒋介石的痛处。

  茅盾、李济深、梅龚彬、邓初民等30人租用苏联阿尔丹号轮船,从香港启程,行程十余天,今天在大连上岸。

  共产党方面派李富春、张闻天前往迎接。

  这之前,已有两批知名民主人士纷纷跑到共产党方面去了。

  过去,他们还是国民党政府的民主象征,如今,众叛亲离,民主的绿叶一片片飘去,再不会为这个独裁者做陪衬了。

  民心向背,已很明显,国民党政府在军事上输了,在政治上也输了,飞涨的金圆券证明经济也崩溃了。

  在这天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把全国解放的时间表更具体化了。

  他预计经过1949年夏、秋、冬三季,华北、华中、陕甘几省将大部或全部解放,而两广、云、贵、川的解放还未列入日程。

  实际上,到1949年年底,这些地方已经全部解放。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267天。

  1月8日

  淮海前线开始的总攻今天已经进入第三天,国民党控制的报纸,今天纷纷就淮海前线的战事发表消息。 《中央日报》在第二版右角将《永宿地区昼夜鏖战》放在《津东国军昨晨大捷》之下,并用“杜兵团连日歼匪逾两万”加以注解。

  《申报》较为客观,称《萧永区搏斗惨烈空前,杜部喋血坚持》。

  对于天津的战况,《大公报》没敢奢言,只是说天津近郊情势趋紧。

  平津前线今天的真实情况是,人民解放军进攻天津部队继续扫除国民党守军外围据点,天津市郊已被我占领。

  而傅作义派出的和谈代表张东荪、周北峰在离北平50里的蓟县八里庄见到了解放军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双方的正式会谈明日即将开始。

  对于战局的发展,蒋介石明白,只凭军事力量已无希望。今天,他召集孙科、张群、张治中会商,研究运用外交促成和谈问题,于是就有了外交部长吴铁城出面照会美、苏、英、法四国。

  《大公报》称此举为“政府仍做和平努力,传将采取进一步行动,请四周调停在准备中”。

  无论国民党的报纸如此装腔作势地指点形势,在今天结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目前形势和党在1949年的任务的决议》,《决议》让人们感到距新中国的成立更近了。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266天。

  1月9日

  55年前的今天是星期日,农历十二月十一。

  《中央日报》今天以《傅作义坐镇华北,士气旺盛,郝遇林极为推崇》为题,报道了国民党监察院冀察行署委员郝遇林来京。据郝氏称:平津局面在傅总司令领导下,至为稳定。傅作义将军对守土卫民,戡平匪乱,具有坚定信心,在军事上也有周密布署。

  事实上北平的稳定,不是国民党宣传的那种稳定,而是按照人民的意愿,按照西柏坡的方案在稳步地向前推进。

  今天,傅作义派出的和谈代表,傅作义总部少将民事处长周北峰,燕京大学教授、民盟中央常委张东荪在蓟县城附近解放军驻地与解放军方面正式会谈。解放军方面参加会谈的是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和刘亚楼。

  凌晨2时,林彪、聂荣臻接到中共中央来电,就谈判原则提出了三点意见。上午,谈判正式进行。当天双方基本达成一致意见。而天津方面的接触,由于陈长捷态度顽固没有进展。

  《中央日报》今天还发表了两条消息:一条是“总统今日循例赴凯歌堂礼拜”(因为55年前的今天是星期日);另一条消息报道“张群、黄绍竑飞抵汉口,白崇禧亲往迎接”。

  稍微了解一点国民党内幕的人都知道,蒋介石和桂系军阀向来就有矛盾,战局发展到今日,白崇禧逼蒋下野,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此时张群抵汉口见白崇禧,必有原因,报纸没有说明。

  倒是空军司令王叔铭被美国政府赠勋章一条消息冠以“空军之荣誉”让人联想淮海战场国军还在空军的保护下。

  的确,淮海战场上的制空权还在王司令手中,今天,被困的国军在空军的支援下,尝试了最后一次突围没有成功,至晚华野的总攻部队已到杜聿明集团的总部陈官庄。

  接近零点,国民党军队五大王牌军之一的最后一个王牌军第五军动摇了,要求解放军派人过去接洽“谈判”。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265天。

  1月10日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