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三月十五日至三十一日
发布时间: 2009-09-12    作者:陈虎    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9-09-12
  字体:(     ) 关闭窗口

  3月21日

  55年前的今天是星期一,农历春分。人民解放军解放潜山和商河埠。

  在人民解放军即将以百万大军南下,解放全中国的时候,如何筹集到足够多的粮食以供给部队,又不要在征粮过程中损害农民,特别是贫苦农民的利益?为此,中共中央于当日发布《关于新区筹粮的规定》。规定指出:“大军南下,进入新区,民主政权尚未建立或刚刚建立,公粮制度一时不能实行,除以缴获粮及伪政府屯粮拨充军用,当地如有地方公产收入之存粮可尽先借用。”根据合理负担的原则,征借的主要对象是地主、富农,其次是中农。按其粮食总收入作标准。规定要求征粮工作必须照顾当地负担能力,尽可能分散征粮,免使群众一次出粮太多而引起负担。

  在此后南下部队的征粮过程中,所到之处,都严格按照党中央的规定,尽力减少人民群众的负担,严守征粮纪律,与国民党政府横征暴敛形成天壤之别。

  这天,一个重要的会议在北京饭店召开。

  会议的主题是迎接中央进驻北平。会上传达了周恩来的指示,成立了以叶剑英为首的迎接中央迁平组织委员会。对中共中央迁平的沿途警卫、对空警戒、阅兵及城市庆祝活动等作了严密的部署。

  同一天,何应钦所组新内阁拼凑完成。代总统李宗仁发布新内阁任职命令。次日,《中央日报》报道:“新阁昨告圆满组成,总统明令公布名单。”

  对此,新华社陕北电指出:何应钦自称“本人对此次组阁,可谓和平内阁”,但是何应钦断语是否符合事实,既不能从他的内阁名单来证实,也不能从他的宣言来证实。全国人民正在注视即将举行的和平谈判,他们要看一看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在这个谈判中扮演什么角色。

  同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了致中原局的电报,令中原局派人赴驻马店迎接李宗仁、白崇禧的特使刘仲容,并立即护送刘仲容乘车经徐州、济南、天津到北平市政府叶剑英处。毛泽东要中原局恭迎国民党来使,表现出共产党方面和平谈判的诚意。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194天。

  3月22日

  55年前的今天是星期二。55年前的这一周,南京、北平都有重头戏上演。南京,何应钦在忙着组阁,而北平,在准备党中央和毛主席进京。继昨日召开迎接中央进驻北平会议之后,叶剑英为首的五人小组马不停蹄,加紧部署。从唐县到涿县,华北军区在做安排,而由涿县到长辛店,四野42军在做周密的布防,41军接42军防区负责长辛店到西直门,而从西直门铁路以西至香山,由李克农亲自负责。分给刘亚楼的任务是对空警戒,并准备入城仪式。

  这一切都在幕后紧张进行,而表面上,北平城像往日一样平静。

  这天,中华全国文艺协会在北平的总会理监事与华北文艺工作者协会举行联席会议,决定召开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推选郭沫若为筹委会主任,茅盾、周扬为副主任。同时,推选郭沫若、郑振铎、田汉、洪深、曹禺、萧三、曹靖华等12人出席巴黎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

  中华全国总工会这日也发表宣言,号召全国工人阶级及爱国同胞,共同行动保卫世界和平。

  西柏坡,据说这天的天气并不好,党中央机关、毛主席明天就将离开这里。当晚,老百姓的心情可想而知,连老天爷都动了感情。

  而江南的气候怎么样呢?

  当日的《大公报》报道了《何应钦新内阁组成》的消息,消息说政府的八部两会大半都是新人,以体现“政治革新”的意图。但此次组阁十分艰难,许多人看到大势已去,局面难以收拾,不肯入阁。在政要们的百般周旋下,终拼凑成的新内阁组成的当天——上海市政府发表公告:3月份市民口粮已改售美国面粉,5市斤售价金圆券2100元整。

  粮价上涨倒也罢了。新内阁上台当日,臣民改吃美国面粉,这样的公告,无疑是给危机中的新内阁上了一剂“眼药”。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193天。

  3月23日

  西柏坡,飘了一夜的小雨,天亮后,突然阳光灿烂。

  上午11时,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告别西柏坡,迁往北平。当年,中共中央从陕北移驻西柏坡时,主要是靠两条腿行军走来的,这次进驻北平已经是今非昔比!东北野战军送来100多辆美国造十轮大卡车和19辆吉普车。

  开车前,毛泽东对机关干部、警卫部队即兴讲话,他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可不是李自成进北京。我们是进京赶考嘛!”周恩来接过话说:“我们都应当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对,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希望考个好成绩”。于是赶考的队伍出发了。

  车队的前面是先导车,叶子龙坐在里面带路。毛主席坐在第二辆吉普车里,第三辆中吉普坐着警卫员。朱、刘、周、任坐的车紧跟其后,再后边的车里坐的是警卫战士及机关工作人员。

  当天,汽车经平山到达唐县。原计划当天赶到保定,由于道路颠簸,车速缓慢,当晚只好在唐县淑闾村宿营。

  这一夜毛主席没有休息,前半夜同村干部座谈,后半夜坐在小櫈上,趴在门板支的床上写材料,一盏昏暗的油灯陪伴他一直工作到天亮。

  这是中国共产党28年前于上海建党以后,第一次由农村走向大城市。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大跨越。来之多么不易啊!此时的毛泽东已56岁,而周恩来也50出头了。他们能不感慨万千吗?

  这一天的南京,新内阁正草拟施政方针并宣誓就职。这个末代南京政府,希望以和平、革新政治、整编军队、稳定经济四大纲领拯救厄运。然而,此时离这个病入膏肓的国民党南京政府的覆灭仅剩一个月了。一个月后的4月24日凌晨,解放军攻进总统府,“青天白日”永远从南京的上空陨落。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192天。

  3月24日

  上午10时30分,何应钦内阁在总统府举行就职仪式,并召开首次政务会议。何应钦提出争取和平、革新军事、革新政治、安定民生四项施政方针。会议决定派张治中、邵力子、黄绍竑、章士钊、李蒸五人为和谈代表。

  新内阁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调回国民党政府驻苏联大使傅秉常,出任外交部长。而邵力子在23日向新闻界透露,新政府有意派他赴莫斯科,“承替傅秉常的遗缺”。

  这一动向声明,国民党政府在依靠美国援助的同时,也在调整外交政策,打出苏联牌,希望实现其“划江而治”的政治目的。

  这天上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机关由唐县淑闾村出发,中午到达保定,受到冀中区党委领导的热烈欢迎。中午品尝了白洋淀的清蒸鲤鱼。饭后,毛主席等中央首长听取了区党委同志的工作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毛主席特别指出:“当前,恢复交通是件大事,准备发动京汉全线解放了的城乡地区全面动工,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京汉铁路恢复使用。这不仅是战争的需要,而且也是和平建设的需要。”

  下午,毛泽东一行离开保定继续北上,经徐水、定兴、新城来到涿县过夜。

  今天,全国妇代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揭幕。毛泽东为大会题词:“为增加生产,为争取民主权利而斗争”。董必武代表中共中央到会致词。民主人士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柳亚子及全国总工会代表许之桢等也到会致词祝贺。

  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一、第三、第七纵队及炮兵旅,是日自皖中地区南下,攻克潜山,抵达滁县以西珠龙桥地区。同时,津浦铁路千里运输线上,连日运送大批民兵担架队及重炮装备南下。

  同日,人民解放军陈赓部第三兵团约2万人由舒城南下,向练潭进攻,国民党军队退守安庆;双方在安庆以北集贤关发生激战。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191天。

  3月25日

  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和其他领导同志,在叶剑英、滕代远的陪同下,今天由涿县乘火车向北平进发。火车是凌晨2时发出的。早晨到达清华园车站。接着,又换乘汽车前往颐和园,在益寿堂作短暂休息。下午,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乘汽车前往西苑机场,汽车经海淀镇、白石桥、紫竹院,于下午4时许到达西苑机场。

  先期抵达北平的党政军领导迎上前去,工、农、青、妇各界代表满怀着喜悦和幸福之情迎接自己的领袖。毛、朱、刘、周、任走上前去与代表们一一握手。接着,毛与他的战友们来到民主人士的队列之中,这里有160多位民主人士,和平起义的傅作义将军也在其中。毛与他们一一握手互致问候。

  下午5时,50门六○炮同时发射500枚照明弹,在隆隆的礼炮声中,阅兵开始。

  毛登上第一辆吉普车,朱、刘、周、任等依次登车检阅部队。参加阅兵的还有林伯渠、彭真、林彪、贺龙、聂荣臻、叶剑英、王稼祥、李立三、滕代远等人。

  受阅部队由四野的3个步兵团、1个摩托化团、2个炮兵团、1个坦克营组成。四野参谋长刘亚楼任阅兵总指挥。受阅部队容装整齐,精神百倍,一面面战旗迎风飘扬,成排的高射炮、榴弹炮,显示出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力量。

  毛主席乘坐的吉普车行进到“塔山英雄团”时,刘亚楼向毛主席汇报了这个团在塔山保卫战中的英雄事迹,毛主席举起手向这些英勇的战士们深深敬礼。

  军乐队奏起“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的乐曲,表达了广大战士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

  阅兵完毕,中央首长在叶剑英的陪同下乘车前往位于北平西郊,距西直门20公里的香山居住,毛主席住进了掩映于古树翠竹之间的香山双清别墅,直到9月21日搬进中南海。

  当晚,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毛主席和党中央胜利到达北平的消息。“中共中央委员会、人民解放军总部,昨日迁来北平,毛主席、朱总司令西苑阅兵,各界代表及民主人士均往欢迎”。

  至此,香山就成为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和中央机关及人民解放军总部进平后的最早驻地,成为指挥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解放全中国和筹建新中国的最高指挥部的所在地。

  同日,新华通讯社总社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迁至北平,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原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平人民广播电台。

  与此同时,在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迁离西柏坡后,留下做善后工作的干部在西柏坡村走家串户,检察机关撤离时返还群众生活财物、执行群众纪律的情况,对于机驻扎和撤离时损坏群众财物按价赔偿。

  与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结下深厚感情的西柏坡人,突然有了一种空落和寂寥的感觉。他们深深怀恋中央领导和机关干部与他们同吃一锅饭、同住一顶屋檐下的那些日子。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190天。

  3月26日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