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生平大事年表(1942-1951)
1942年 39岁
■ 率领太岳军区部队粉碎敌人多次“扫荡”。根据地度过最困难的两年,冬季又转到扩充发展的新时期。
■ 10月 日军占沁源。11月起,指挥部队一部配合民兵围困沁源。1943年6月,亲自到沁源围困斗争前线视察,并向参加围困斗争的军民提出“一天杀一个鬼子”的战斗号召。9月,听取了围困斗争情况的汇报,并作了坚持围困斗争到底的指示。这次围困直至1945年4月11日,坚持战斗30个月,沁源宣告解放。延安《解放日报》曾于1944年1月17日发表社论:《向沁源军民致敬》。社论指出:“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
1943年 40岁
■ 2月 与傅涯在河北涉县结婚。
■ 10月至11月 率太岳军区部队,进行反“扫荡”战役,粉碎日军2万余兵力对太岳根据地进行规模最大最为残酷的秋季“铁滚扫荡”,奋战53天,歼日伪军3500余人。
■ 10月24日 指示太岳军区第十六团,在临汾东北韩略村设伏,全歼日军“战地观光团”180余人,其中有旅团长1人,联队长6人。
■ 11月 赴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参加整风运动。
1945年 42岁
■ 4月至6月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 8月10日 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25日,由延安飞抵太行,随即返回太岳军区,集合第三八六旅和决一旅部队,恢复建制。
■ 9月7日 太岳区主力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纵队,任纵队司令员。
■ 9月 率太岳纵队参加上党战役,攻克长子县城,共歼阎军1.4万人,活捉阎军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炮兵司令胡三余等将官多人。
■ 10月17日 根据晋冀鲁豫军区命令,太岳纵队主力部队改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任纵队司令员。
1946年 43岁
■ 2月初 在北平听取周恩来转达中共中央关于与国民党斗争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还见到原黄埔军校的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张治中、侯镜如等人。
■ 2月14日 国民党阎锡山部第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王靖国因进犯侯马战败,被迫与第四纵队司令员陈赓签订停战协定。
■ 2月至6月 任军事调处执行部临汾、太原小组中共方面代表,维护停战协定。
■ 6月下旬 受命率四纵并太岳军区武装一部,执行晋南方向作战任务,粉碎国民党军进攻。
■ 7月13日至22日 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大举进犯晋南,率部在闻喜、夏县地区进行闻夏战役。歼阎锡山部第三十一旅,并对第一六七旅以歼灭性打击。
■ 8月9日至9月1日 斩断同蒲中段,歼阎军第三十九师、第六十九师等部1.2万余人,解放五座县城。9月3日,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通令嘉奖太岳纵队在同蒲作战中英勇善战,纪律严明。
■ 9月22日至24日 在临汾、浮山间歼蒋军胡宗南部精锐部队“天下第一军”第一旅(师)。共毙伤蒋军2000人,俘2500人,收复浮山。25日,中央军委向全军各部队首长发出《关于陈赓纵队作战胜利通报》,高度评价这次胜利的重要意义和陈赓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26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向太岳纵队致敬》社论;29日,晋冀鲁豫军区嘉奖太岳纵队临浮战役歼胡宗南部第一旅的胜利。以后刘伯承司令员在一次晋冀鲁豫边区级干部会议上所作关于自卫战争形势的报告中说:“同蒲打得很好,中央夸奖说是出乎意料之外。”
■ 11月至次年1月 率部策应保卫延安,配合晋绥部队进军吕梁地区。11月24日至次年1月3日与王震、谢富治指挥四纵、太岳军区第二十四旅、第三五九旅、晋绥第四旅发起吕梁战役,解放城镇30余处,歼阎军1万余人。俘阎锡山部晋西地区总指挥上将杨澄源、参谋长少将胡芬珍等人。
1947年 44岁
■ 1月17日至29日 与王震、谢富治指挥汾(阳)孝(义)战役。歼敌1.6万余人。4纵第10旅副旅长楚大明不幸牺牲。
■ 3月18日 中央军委命令第四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迅速向禹门口、风陵渡方向进攻,打击进犯延安之敌的侧背。
■ 4月4日至5月9日 遵中央军委所指示的进攻目标,指挥晋南反攻战役。毙伤敌4500人,俘敌1.03万人,解放晋南22座县城及侯马、禹门口、风陵渡等重镇。创造了向黄河以南、以西进攻的有利条件。
■ 7月 前往陕西靖边县小河村出席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受命南渡黄河,挺进豫西,既配合彭德怀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又配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经略中原。
■ 7月27日 遵中央军委命令以第四纵队、第九纵队、第三十八军及太岳军区第二十二旅编成陈(赓)谢(富治)集团,并组成党的前敌委员会,陈为书记,谢为副书记。
■ 8月11日 陈谢集团分由太岳、太行开始向豫西挺进。
■ 8月23日 陈谢集团由平陆之茅津渡、垣曲至济源间的官渡、青河口强渡黄河天险,向豫陕鄂地区挺进。
■ 9月至10月 在潼(关)洛(阳)之间往返机动作战,至10月14日作战胜利结束,歼灭国民党军新编第一旅、第一三五旅、第二十七旅、第六十四旅等部,共4万余人。割断了国民党军胡宗南与顾祝同两集团的联系,并在伏牛山北麓实行展开,创建了豫陕鄂根据地。这一胜利既配合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又和刘邓野战军主力与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在江淮河汉广大地区结成“品”字形阵势,互为犄角,机动歼敌。
■ 9月13日 中央军委电贺陈谢集团歼敌新一旅及攻克卢氏等城的胜利。
■ 10月29日 陈谢集团主力分路向豫西展开。
■ 11月8日 在豫西南召县南召店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决定以一部兵力采取“牵牛战术”,把敌主力牵到西边,使其拖疲拖瘦,尔后寻机歼灭。主力向东沿平汉路西侧展开。这次会议对开创豫西根据地具有重要意义。
■ 11月初至26日 指挥伏牛山东麓战役。转战河南郏县、宝丰、禹县、临汝地区,共歼国民党军1.2万余人。
■ 12月 与陈(毅)粟(裕)大军密切协同,进行陇海、平汉两铁路大规模破击作战,大量歼灭国民党军队,在平汉路破击作战中,陈谢兵团歼敌1万余人。攻占舞阳、许昌、漯河、西平、临颍、遂平、驻马店等重要城镇10余座,破坏铁路200余公里。配合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反围攻斗争。
■ 12月21日 中共中央电贺平汉、陇海大捷。
1948年 45岁
■ 1月5日 率部在方城、叶县地区转入休整,开始进行新式整军运动。1月25日在叶县之旧县镇召开兵团前委扩大会议,总结5个月来的工作,讨论根据地建设及新式整军等问题。
■ 3月7日至14日 率部与华东野战军陈(士榘)唐(亮)兵团协同,攻克古都洛阳。全歼国民党青年军第二○六师等共1.8万人,俘该师中将师长邱行湘。17日主动撤出。
■ 3月15日 中共中央电贺解放洛阳。
■ 4月5日 指挥第2次攻克洛阳。毙俘敌整编第四十七军4600余人,并击落敌机1架。洛阳从此获得解放。
■ 5月2日至17日 指挥宛西战役。毙伤敌9700人,俘敌1.2万人。
■ 5月 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野战军。
■ 5月25日至6月3日 参加宛东战役。指挥中原野战军第二、第四纵队与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和桐柏军区部队主力、豫西第七军分区组成西集团、同陈锡联指挥的东集团协同作战,此战役共歼国民党军1.2万余人。
■ 6月12日 中共中央电贺宛西、宛东、江汉三次大捷。
■ 6月 在平汉路附近阻击国民党军队,保障华东野战军主力遂行豫东战役。
■ 10月22日 率部协同兄弟部队解放郑州。
■ 10月23日 中共中央电贺郑州解放。
■ 11月至12月 率部参加淮海战役。先牵制国民党军邱清泉兵团,俘敌第四绥靖区副司令官米文和等,解放砀山县,攻占津浦铁路车站10余处,斩断津浦铁路。后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率部在浍河阻击国民党军黄维兵团,指挥南坪集阻击战,双堆集地区围歼战,协同兄弟部队共歼黄维兵团12万人。
1949年 46岁
■ 1月24日 赴商丘参加中原局会议。
■ 2月5日 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按序号排列的决定,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任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军。
■ 2月11日 中央军委决定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陈(赓)4人参加华东局为委员。
■ 4月21日 率部参加渡江战役,在九江以东的望江至马当间突破国民党军江防,渡过天险长江,尔后直插浙赣线,进入江西、福建。共毙伤国民党军22300人,俘314500人,起义34830人,投诚67170人。
■ 5月22日 指挥所部解放南昌。25日,中央军委令第四兵团暂归第四野战军指挥,第五兵团的第十八军归第四兵团指挥。参与中南地区作战,配合第四野战军进军两广。
■ 5月27日 上海解放,中央宣布任命陈毅为上海市长;陈赓为上海市公安局长(未到职)。
■ 6月22日 赴南京参加第二野战军总前委会议。26日到达上海,拜会了陈毅等上海市党政军领导人,看望了王根英的亲属。
■ 7月1日 参加上海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28周年,在庆祝大会上,会见了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宋庆龄。会后宋设家宴招待陈赓。7月上旬到南京,出席二野前委扩大会议。
■ 7月17日 毛泽东与中央军委指示,第四兵团及第十五兵团(2个军)由陈赓率领,经赣州南雄、始兴南进,占领广州。
■ 9月8日 叶剑英、陈赓联名向中央军委及第四野战军总部电告《关于解放广东作战计划》。
■ 9月14日 在赣州协助叶剑英主持召开进军广州的作战会议。
■ 9月24日 指挥第四兵团由江西吉安地区向粤湘赣边开进。
■ 9月28日 叶剑英、陈赓联名下达《广州外围作战军令》。
■ 10月 指挥第四兵团协同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和两广纵队等发起广东战役,14日解放广州。尔后转入追击,20日至26日指挥所部在两阳(阳江、阳春)地区全歼广州逃敌国民党军余汉谋集团主力4万余人,胜利结束广东战役。并造成对国民党军队白崇禧集团之大迂回、大包围态势。
■ 10月21日 抵广州。
■ 11月11日 广州人民欢庆解放,举行20万人的盛大集会与游行。叶剑英、陈赓等检阅部队。
■ 11月至12月 指挥所属部队参加广西战役,协同第四野战军歼灭白崇禧集团主力,包括敌华中长官公署直属队和3个兵团部,12个军,25个整师,及另外2个兵团部、10个师的大部共16.79万人,第四兵团在此战役中共歼7万余人。尔后第四兵团复归第二野战军指挥。
1950年 47岁
■ 1月4日 在广西南宁主持召开兵团党委扩大会议。随即发起滇南战役,解放云南全境。在兄弟部队协同下,全歼国民党军第八军、第二十六军共2.7万余人。俘虏国民党军陆军副总司令汤尧第八军军长曹天戈等。
■ 1月20日 在南宁会见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
■ 2月20日 和宋任穷率部进驻昆明。
■ 2月22日 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3月兼任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4月兼任云南军区司令员。
■ 3月 指挥所部参加西昌战役,协同兄弟部队全歼西昌国民党守军。
■ 7月7日 中共中央应越共中央(曾称印度支那共产党;1951年2月改为越南劳动党)之请,任命陈赓为中共中央代表前往越南,协助越方抗击法国殖民军,组织边界战役,打通中越两国交通线,统筹援越事宜。率工作组离开昆明赴越南。
■ 7月26日 到达越南北部太原地区印支共产党总书记、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住地,会见胡志明。
■ 8月4日 到越南人民军前线指挥部广渊,与越军总司令武元甲、总参谋长黄文泰等及韦国清率领的中国军事顾问团会合。8月20日通过了战役计划。
■ 9月15日 边界战役部署完毕,率工作组到广西边境布局关。
■ 9月16日 边界战役开始,到10月12日结束,此役共歼俘法军9个营共8000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解放5座城市,13个市镇。使越北边境的法军防御体系全线崩溃,从此中越的国际交通线畅通。
■ 10月27日至30日 向越军营以上干部讲话,总结边界战役经验及军队建设问题。
■ 11月1日 率工作组回国,离开越南人民军司令部。
■ 11月4日 抵达广西南宁。
■ 11月29日 抵达北京,向中央汇报援越情况。
■ 12月 赴朝鲜前线考察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作战情况。
1951年 48岁
■ 1月25日至29日 出席由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主持的在朝鲜成川郡君子里中朝两军高干会。
■ 3月 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入朝,途中腿伤复发,回京治疗,后赴大连继续治疗并疗养。
■ 5月27日 毛泽东接见彭德怀派回国内汇报工作的志愿军参谋长解方,陈赓在座。毛泽东指示,目前打美、英军只实行战术小包围,打小歼灭战,经过打小歼灭战逐步进到打大歼灭战。他还将打小歼灭战形象地比喻为“零敲牛皮糖”。
■ 6月1日 中央军委任命陈赓任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兼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入朝协助彭德怀指挥作战。
■ 8月22日 抵达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部(驻地大水洞)。
■ 9月2日 抵达志愿军司令部(驻地在伊川西北的空寺洞)。
■ 9月4日至10日 参加志愿军党委扩大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了阵地战的作战指导方针和部署。
■ 9月15日 随志愿军司令部迁往平壤以东的桧仓。
■ 是年秋冬 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等领导人决定总结抗美援朝初战经验,受命负责主持总结作战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