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目录
发布时间: 2009-11-17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11-17
  字体:(     ) 关闭窗口
   前言

  一、动荡的北京市委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刻。/宋任穷说:工作需要,中央的调令,不能不去。彭真出了问题。/邓小平要我先参加政治局扩大会议。/李雪峰与我谈话时,只对我说北京的问题严重,毛主席批评北京是针插不进、水波不进的独立王国。

  毛主席说,北京的运动搞得冷冷清清,我认为派工作组是错误的。刘少奇在检讨时说:共产党员能上能下,我也可以下去。

  北矿工学院还没放我,我又被吉林来的造反派蒙上眼睛,架到汽车上拉走了?/周总理以为我被关在天津,派陈一夫同志坐汽车追到天津找过我。/江青说:你们市委怎么搞的,为什么不让人讲话。

  二、当政府失去权威的时候

  中央文革小组指责说:市委怕群众,已经变成地下市委了。时帅看到北京很乱,提出要我们把刘仁和其他市委领导同志送到外省监护。/江青、王力。关锋。戚本禹说我是坏人,包庇“黑帮”,杨成武对周总理说:在晋察冀时我就认识了,他不是坏人。

  “破四旧”迎风而起,超越了常规。/北了武斗死亡最多的一天据火葬场统计是七十多人,/我提出,是不是可以发一个通告,制止打死人等无法无天的行为。

  毛主席的车一出来,争着和毛主席握手的人就把汽车包围了,进不得,退不得。/看见毛主席和刘少奇在上天安门的电梯口处坐着,我上气不接下气地向他们说,应该检讨,我组织得不好。/红卫兵在北京,最多的一天达到300万,周总理要求各机关派人到市委接待站领人,中南海也腾出一些地方住红卫兵。

  彭真在他的住处被人抓走了,周总理找成本禹,要他把彭真找回来。/造反派当时都在抢这些人,哪一派抢到了就有了“资本”,各派有可能为此打起来。

  三“一月风暴”以后

  我和高扬文、丁国钰几位书记被造反派定为走资派。/有一天早上5点多,吉林来的造反派跳墙进来揪我,被一机床厂的工人看到了,双方差点打起来。/谢富治到关押我的地方对我说:毛主席认为北京市夺两次权影响不好,中央叫你们出来工作。

  包围中南海是由北京建工学院开始的。/刘少奇迫不得已交了由王光芙笔录的检讨。许多造反派狂呼“刘少奇滚出中南海”。/周总理批评火烧英国代办处是错误的,要求外语学院的两派停止这些行为。/陈伯达阴阳怪气地说:外交部、外交方面的事情是由周总理管的。

  林彪支持中央文和小组、王力,要把所谓军队走资派揪出来,也有他的目的。/我的旁边坐了卫戍区的副政委刘福,他偷偷地告诉我:傅崇碧出事了。

  清华、北大的武斗制止不下来,毛主席决定同时组织工宣队。军宣队进驻清华北大。/组织进驻工作的是卫戍区的政委刘绍文、副司令李神奇。李钟奇坐车进到学校后,“井冈山兵团”把他包围了,把他坐的汽车掀翻了,把他的文件包也抢走了。

  四、北京市抓“五一六”的情况

  周总理向我和傅崇碧明确交代:要把与“王、关、戚”有关的人员,清理出市领导机关。那些人不清理,你们市里稳定不了,你们也工作不了。/在清查中,发现他们有一句口号,叫做“要揪一个永远健康以下的、保人保得最多的、揪出来让你吓一跳的人”。/毛主席在信上用红铅笔批示:“五一六”是极少数,早抓起来了,是不是没有注意政策,请市委酌处。

  五、难缠的江青

  周总理向毛主席提出解放万里后,毛主席说:就是搞人大会堂、十大建筑的那个人吧!这个人应该出来。/江青到香山碧云寺,万里陪同。进到孙中山纪念堂休息室,看到墙上挂着毛主席像,江青发火了:北京市委是共产党的市委还是国民党的市委,这个地方为什么要挂毛主席像?她告诉万里,把孙中山的水晶棺和用过的东西以及展览物品统统弄走。

  江青两次叫我陪她看电影《节振国》,说这个电影可以改编成京剧。/有一天,谢富治告诉我到钓鱼台开会。我到钓鱼台后,江青首先就对我批评开了:你为什么为个人树碑立传?

  毛主席指定我任国务院文化组组长。周总理对我说:毛主席有批示,不能不去。江青对我大声说:毛主席的批示为什么不执行?你这个组长为什么不到任?/江青、张春桥责问我,为什么跟他们唱对台戏?张春桥说:有一个《红灯记》,你们就搞一个《渡江侦察记》,有一个《智取威虎山》,你们就搞一个《智取华山》。江青在电话中对我说:有人破坏样板戏,你知道不知道?

  六、从国务院文化组到四届人大

  文化组的人很多被江青整了,首先被整的是狄福才。刘庆棠他们提出“江青是文化界的旗手,一切要接江青的指示去办”。狄福才强调应该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做事。/江青他们给我定了两条界限:第一条是不准和旧文化部的人、文艺界的人沾边,要和他们划清界限;第二条是艺术上的事不要多管,搞好八个样板团的后勤。

  江青说:为什么拿反革命分干的作品来欢迎外宾?我向周总理汇报了这个情况,周总理只说了“这没有什么了不起”一句话。/江青说:这个片子拍了中国的阴暗面,是污蔑伟大的中国人民。允许外国人拍这样的片子,而且带出去,不只是错误,简直是汉奸!

  周总理对我说,要我去人大。我说:我不能胜任,很多民主人士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周总理对我说:你怎么糊涂啊!/毛主席在人事安排前,指定人大要安排朱老总。董老、宋庆龄出任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和副委员长;国务院,“总理还是总理”;小平同志任第一副总理,张春桥排在小平之后。

  七、庐山会议和林彪事件

  初到庐山,气氛并不紧张,我万没有料到会有一场巨大的风波。/吴忠告诉我发言的情况。他说陈伯达、汪东兴讲了话,提出有人反对毛主席。我急忙问:是谁反对毛主席?/我给见总理写了一封信,反映聂元样在到处串联,揪所谓反对毛主席的人,会议有些不正常、/周总理说,我已把你的信在政治局传阅了。

  毛主席在火车上与我们谈了话,我记得最清楚的有两点:一点是说共产党要搞唯物论,不能搞唯心论;另一点是说陈伯达是船上的老鼠,看见这条船要沉了,就跑到那条船上去了。/华北会议开得好紧张!江青在会上点了李雪峰的名字,还说他把河北省会由保定搬到石家庄是个阴谋。

  我检讨说:主席,我还在6号简报印发前签了名字。6号简报是反革命简报,我犯了政治错误。毛主席挥着手说:没你的事,吴德有德。/纪登奎禁不住跟我说:这个问题大了!/我看见周总理很紧张,听见他对电话中说:庐山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第一个讲话的那个人,带着老婆、儿子,坐飞机逃往蒙古人民共和国方向去了。/李伟信交代说他们有一个《“571工程”纪要》。吴忠听不懂,拍着桌子骂李伟信:你他妈的瞎胡说,什么工程不工程的!

  八、关于在批判“经验主义”等问题上同“四人帮” 的斗争

  邓小平同,包对我说:你今天鼓了很大的勇气吧?周总理说:你们在会上吵起来了?我说:只是声音大了一些。/会开完后,王洪文过来同毛主席握手,并说要按主席指示办,毛主席作手势,要他不要翻过来覆过去,摇摆不定。

  邓小平同志说:你这些意见不就是说我犯了路线错误?毛远新说:提意见嘛,要杀头吗?/毛主席说:刘冰的信矛头是对着我的。我就在北京,写信为什么要经过小平转?小平偏袒他。

  九、“文化大革命”后期在解放干部问题上的一场斗争

  叶剑英写了一首打油诗:“一匹复一匹,过桥真费力,多谢牵骡人,驱骡赴前敌。”/江青变脸了,大声说:你们要给叛徒翻案啊!/我们理直气壮地说:这是归纳了毛主席批示的各种案例后写出来的。

  十、“反击右倾翻案风”纪事

  “反击右倾翻案风”是不得人心的。/江青破口大骂张天民是“谎报”。/小平同志通知政治局的同,包到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审看《海霞》。/毛主席说邓小平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了。小平同志说:我要写信给毛主席把职务辞去。/毛远新当着倪志福的面说:上海、辽宁我们批邓敢于无法无天,北京市胆小如鼠。

  十一、 1976年天安门事件的经过

  天安门事件的发生有一个积累、演进的过程。/北京市的黑布、白纸都卖光了。/从 3月 30日算起至 4月 3日,到天安门广场的人次超过一百万。/4月4日,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比较混乱的局面。/《人民日报》的负责人鲁瑛给姚文元送来一张纸条,说在纪念碑西南侧有人发表演讲骂江青。/张春桥大骂邓小平同志,说:你看看,你就是纳吉。

  十二、关于粉碎“四人帮”的斗争

  毛主席发现。批评并提出解决江青宗派集团的问题,有过多次指示。/毛主席处于弥留状态时,政治局委员分组去向他告别。/“四人帮”已在采取措施,架空。控制华国锋同志,企图直接指挥全国各地,进而夺取中央最高权力,/华国锋离开治丧的地方给李先念同,包打了电话,说:“我到你那里,只谈五分钟,”李先念说:“你来吧,谈多长时间都可以”/叶剑英在电话中问:“公事、私事?”/江青讽刺我说:你是京兆尹,大忙人啊!/华国锋问:北京卫戍区靠得住靠不住?/我刚到家,华国锋又来电话,要我马上到他那里。/汪东兴来电话说:一切顺利。/邓小平见到我们非常高兴,他对我们说:这种方式好,干净利索。

  十三、“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市的经济建设

  在那种条件下,抓生产不容易。/农民除了“早请示,晚汇报”外,还要种地、吃饭。/要不是“文化大革命”,北京市的经济建设会发展更快、更好。

  后记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