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从那时开始的春运
发布时间: 2009-11-17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11-17
  字体:(     ) 关闭窗口

  五十年代《人民日报》社论中还有一类,是就某些方面工作出现的问题作一些解释,以化解矛盾,平息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我写的《春节期间的交通问题》是这类社论中较典型的一篇。在这篇文章中,我作了有益的偿试,没有像以往那样在社论中作指示、发号召,而是说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改进的措施和办法,并提了一些希望。

  那时的交通状况与现在有很大不同,货运量和旅客人数都比现在少得多,但运输能力也差得多,每年春节运输特别紧张,据写这篇社论之前的资料统计,春节前后,全国铁路的旅客比平常增加30%,长江和沿海等水路运输的旅客比平常增加20%35%,全国公路的旅客比平常增加40%50%。那时旅客成分与现在也很不同,没有现在的大量在城市打工的农民,挤在运输线上旅客主要是回家探亲的机关干部、学校师生、企业和建筑工地的工人。写社论时估计1957年春节前十天要乘火车回家的人平均每天48000人,比平常多四倍。

  铁道部领导和有关部门估计到将要到来的运输紧张状况,主管运输的副部长吕正操问《人民日报》能不能就这个问题写篇社论,站在客观的立场帮铁路部门作点解释工作。我请示报社领导同意后,动笔写了这篇社论,不光谈了铁路,也说了水运和公路。

  社论在介绍了交通的紧张状况后说,“要把这么多的旅客,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运送到他们的家里去过春节,节后再把他们运回工作岗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说到交通运输部门采取的措施时,文章说:“交通运输部门已经决定在保证重点工程、重点厂矿的需要和春节期间物资供应的原则下,减少一部分货运任务,来满足旅客运输方面的需要。”然后劝导要坐车的人们,第一是春节期间能不回家的,最好不要回家;第二是各单位要把春节期间旅客的启程日期尽量错开;第三是买到车票、船票的,要体谅春节期间运输部门的困难,忍受旅途中的若干不便。

  社论通篇都是用的拉家常的口吻,在那年春节前发表后很得好评,吕正操用赞扬的口气说,“社论像散文似的,很好!”交通部主管领导也表示满意。

  以后几年的春节前,《人民日报》也发过几次这类谈春节运输的社论、评论,有的也是我写的,但多是依样画葫芦,能起到指导具体工作的作用,写作上没有什么新意了。

  写这篇社论的时候还真没想到春节期间的交通问题发展到现在这么重大,而且还有更大的趋势。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