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
今天是2004年1月1日——元旦,农历癸未年十二月初十。
55年前的今天——1949年1月1日,按中国农历是戊子年腊月初三。
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正以不同的心境等待着牛年的到来。
这一天中国政治版图的鸟瞰是这样的:
东北全境已经解放。
来自新华社哈尔滨31日电的消息说,东北各地人民正在热烈欢送大军入关。各省市人民纷纷组织慰问团,沿途各村准备柴粮,殷勤招待。
在中原战场,我人民解放军已把杜聿明集团残部20多万人围在陈官庄方圆不足20华里的范围内,腊月初三,风雪交加,被困的国军靠野菜和树皮充饥,甚至连骡马的皮肉都吃光了。
平津前线的作战地图上,傅作义的王牌三十五军编制已不复存在,剩下的约40万军队被分隔、包围在北平、天津、塘沽几个孤立无援的城市,惶惶不可终日。
此时下榻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官邸的蒋介石先生,尽管他的卧室暖似春天,但他的心已经凉透了,他在想,这盘棋就这样输掉了吗?
两年前还宣称要在3~6个月内消灭共产党的蒋介石,无奈在新年第一天向共产党“求和”了。
这天,蒋管区的报纸发表了这位“总统”的求和声明,即他的《元旦文告》。
在华北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人民的领袖毛主席今天从新华人民广播电台听到了他亲自撰写的新年献辞——《将革命进行到底》。
在他心中,新中国的成立已是时间问题。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273天。
1月2日
从昨天蒋介石发表《元旦文告》开始,作为呼应之一的《北方日报》发表了《首都飞出和平鸽》的文章。 同时,从中午12点20开始到晚上8点,国民党政府的各路头面人物轮番坐镇国民党的中央广播电台,进行“和平”演讲。
据称:演讲期间,恬静乐曲穿插其中。
更令人震惊的新闻是《北方日报》这则《张学良即获自由》的报道,在“西安事变”中令蒋总统狼狈不堪的张学良都自由了,和平还会远吗?
同时今天的广播传出:昨天,蒋总统亲赴机场为阎锡山将军送行,据总统府发言人消息,此次阎将军来南京晋谒总统,受到总统四次接见,并谈话多次……
在1949年元旦前夕,他的“各路将星”就开始汇集南京了,他们当然不是来过年的,而是在“总统官邸竟日会议”。
不论是亲自送阎锡山,还是“竟日会议”,无外乎都是为了鼓舞将领士气,同时布置各战地司令在新的形势下应采取的对策,正如《元旦文告》中所谓“共军坚持叛乱,我军将实行决战”的部署。
这是一些国统区公布的民生消息:
汽油价格上涨80%,外汇上涨103%,轮船票价上涨100%,飞机票价上涨78%,就连国大代表的公费都已经开不出来了。
其实,这两天令国民党高级官员们真正心绪不安的,除了毛泽东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之外,还有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紧要关头居然表示:“援华问题在政府日程上并非首要问题。”
在西柏坡,中国共产党正在准备将于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将会告诉国民党的大员们,1949年的日程表将如何进行。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272天。
1月3日
蒋管区的老百姓从国民党的报纸上得知“共产党自元旦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至今为止,尚未出现新的攻势”。
的确,收拾华北平原上两股国民党残敌的手术时间还没有到,淮海战场上,解放军还在执行“战场休整”——半个月内不消灭已经处于绝境之中的国民党军队。
而在平津前线,我东北、华北100万大军对龟缩在北平、天津等地的残敌已经完成战略包围,提哪个子,收哪个关,都在毛泽东的妙算之中,他的军事辩证法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
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有人计算过,在淮海战场,每一个解放军战士背后,有10个民工的支持。无怪毛泽东曾说,兵民是胜利之本。
今天,东北各地人民继续热烈欢送大军入关;冀东、冀中两区的人民正在赶修公路,架设桥梁,大力支持解放华北……
解放区已经先行尝试新政权的运作,在东北,今天正在举行东北妇女代表大会筹委会。人民当家做主又一次给了她们显示才华的机会。
《人民日报》今天发表了毛泽东主席针对蒋介石《元旦文告》发表的文章——《评战犯求和》。
毛主席把蒋介石的《元旦文告》称为“求和声明”,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蒋介石“求和声明”的根本是,企图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保存反动势力,确保反动统治,准备卷土重来,扑灭革命。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27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