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现中国的工业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开始考虑的重要问题。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即提出了中国实现工业化的迫切性。他说:“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同时论述了工业化与民主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1] 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又提出中国工业化的实现必须以“节制资本”和“统制对外贸易”为前提。1949年6月,刘少奇在论述新中国的财政经济政策时指出:中国要工业化,路只有两条:一是帝国主义;一是社会主义。历史证明,很多工业化的国家走上帝国主义的路。如果在没有工业化的时候,专门想工业化,而不往以后想,那是很危险的,过去日本和德国就是个例子。”[2]可以说,在建国以前,党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为工业化扫清道路。建国之初,由于缺乏经验和国民经济正处于恢复阶段,党对新中国的工业化模式还处于摸索中,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重要性,也强调优先恢复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重要性,对经济发展战略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看法。[3]1950年(估计为朝鲜战争爆发前),刘少奇在一份手稿中专门谈了中国的工业化问题,他认为,在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以后,第一步,要以主要的力量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同时,建立一些必要的国防工业;第二步,要以更大的力量来建立重工业;最后,就要在已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重工业的基础上,大大发展轻工业。并论述了中国应该采取这种工业化道路的道理。[4]与此同时,南汉宸等人,在朝鲜战争爆发前,也认为由于中国经济落后和资金缺乏,工业化应从优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农业和轻工业起步,以便为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重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但是,中国的工业化只能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即自我积累、节制资本的道路,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随着国际环境的恶化,新中国的国防建设问题提到了重要位置,而要尽快地建立起自己的强大的国防工业,就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苏联二、三十年代的工业化道路及其成就(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就自然成为我国工业化的楷模。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1 953年全国将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国的工业化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成为迫切需要明确的问题,因此在1953年前后,工业化模式问题成为经济界和理论界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经过一年多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检验,以1953年底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为标志,全党形成了统一明确的认识,即中国必须走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的标准上基本沿用了苏联的标准,在工业化的速度上,则估计用15年,即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这个认识也就成为党编制“一五”计划的基本依据之一。
[1]参见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毛泽东在“七大”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2]《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13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3]参见《周恩来选集》下卷,8~10页,人民出版社,1984。
[4]参见《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17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