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毛泽东经济思想的误区
发布时间: 2010-01-26    作者:武力    来源:国史网 2010-01-26
  字体:(     ) 关闭窗口

   毛泽东的错误判断是“文革”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文革”。虽然,这绝不意味着“文革”所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都应该由毛泽东来承担,但就其得以发动来说,在党内享有极高威望的毛泽东的错误决断,的确是主要因素。需要指出的是,从整体上说,他的这种动机是建立在使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得到更快发展和解决“反修防修”重大课题的动机之上的。在这个意义上,“文革”也可以视为他的一种建设道路探索,然而是失败的、带来了灾难性后果的探索。从具体上说,毛泽东发动“文革”,固然是起源于他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状况做出的错误政治判断,而得出这种错误判断的原因,则在于他此前在经济领域推行超越阶段社会的努力遭到了挫折。

  50年代后期,毛泽东开始考虑寻找一条摆脱苏联模式、发展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的道路。由于缺乏经验,当时党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并不很清晰。毛泽东和党内主要领导人很自然地按照战争年代经验来设想社会主义的蓝图。1958年,毛泽东提出了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构想。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融为一体,生活集体化,农村城市化,城市农村化,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毛泽东认为,这就是现时可以实行的社会制度,而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则是用改变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通过战争年代惯用的群众运动,掀起“大跃进”高潮,激发群众的热情达到物质生产的飞速发展。“大跃进”失败后,毛泽东虽然纠正了一些具体措施中的错误,但对这种超越阶段的设想仍然没有放弃,他真诚地坚持认为,自己设计的这一目标和手段是完全正确的,是可以实现的。

  “文革”发动前夕的19665月,毛泽东在“五七指示”中又重新提出了这种社会构想,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成为“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逐步限制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在经济上实行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大学校”。这确实是他1958年关于人民公社构想的继续。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新提出的,是要“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这是他在“大跃进”失败后几年中逐渐得出的错误结论。

   60年代初期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一线领导人通过经济调整,逐步纠正了“大跃进”时期的一些错误,同时农村一些地区也出现了一些群众自发抵制“左”倾错误的做法,如包产到户等。这些都与内心仍在坚持自己设想的毛泽东开始发生分歧。毛泽东越来越认为,党内、国内出现的这些分歧意见和作法,是他实现社会构想的主要阻力,其根源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必须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否则,不仅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高速发展,反而有“资本主义复辟”的严重危险。此后,他的注意力开始由50年代末期的大力提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共产主义觉悟而急剧转向“妖为鬼蜮必成灾”的强调阶级斗争,尤其是党内的阶级斗争。他试图用政治大革命的方式,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实现生产关系的强行变革,从而促进经济建设的大革命,尽早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此外,毛泽东“文革”前夕步入的另一个误区,是他在经济建设中把人的精神作用拔高到一个不恰当的地位,从而脱离了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实际状况。应该说,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认识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国前期的经济建设中,我们党正是按照这一理论,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取得了不断的胜利。此外,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国情和60年代外部环境的封锁,也决定了当时经济建设中必须较多地依靠人的奋发精神。然而,中国的经济落后国情又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比创建社会主义国家更为复杂、更为长期的一个过程,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有限的,不能不取决于后者的根本变化。毛泽东晚年的失误之一,在于他一方面在宏观指导上承认这一原理,另一方面又在具体政策上往往过分强调人的精神作用。他认为,我们过去“大体是过着平均主义的生活,工作都很努力,打仗都很勇敢,完全不是靠什么物质刺激,而是靠革命精神的鼓舞”,这“对于我们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有着很大的意义”。[1]

   综上所述,抓阶级斗争,扫除经济大革命的障碍;提高人的思想革命化,以此促进生产,是毛泽东发动“文革”在经济方面的思考。这是他心目中的一把双刃剑。他认为,发动这场“文革”,不仅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2]而且“就是为的要使人的思想革命化,因而使各项工作做得更多、更快、更好、更省”。[3]由于毛泽东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树立起的崇高威望和党内民主生活的越来越不正常,毛泽东的这一指导思想为党内、国内大多数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逐渐形成了用阶级斗争促生产建设、促一切工作的浓厚氛围。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随之转向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大跃进”的“经济大革命”热潮,终于转化为“文革”的“政治大革命”风暴。


[1]《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下,第474、475页。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人民日报》196689

[3]《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