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间,中国“三农”政策经历了复杂的演变。面对这种纷杂的演变,如何抽象概括,梳理影响“三农”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及其逻辑关系,是本课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课题在对60年间中国“三农”政策系统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假设:(1)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国家工业化是工农、城乡政策及制度安排的主导因素,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及资源在工农城乡间的配置取向、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或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60年间“三农”政策取向及政策工具的选择。(2)在工农、城乡政策及制度安排上,工业化初期以农业养育工业为取向安排具体政策及制度;进入工业化中期后以工业反哺农业为取向安排具体政策及制度。
基于对60年间中国“三农”政策演变的系统考察,本课题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三农”政策演变影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
图1 “三农”政策演变影响因素逻辑关系
图1反映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解决“三农”问题实践的探索,主要是围绕“三农”政策目标与路径选择而展开的,或者说“三农”政策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的演变可以很好地体现中国共产党在“三农”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基于图1所示的“三农”政策演变影响因素逻辑关系,本课题以“三农”政策目标及其实现路径为主线,展开对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意识形态与理论认识、资源在工农城乡间配置取向、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政策目标、政策目标实现路径与政策工具、政策绩效(工农城乡发展及结构)、工农城乡发展互动、农民发明创造、政策调整与完善等关系的研究,以尝试从新的视角,对中国共产党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新的梳理和深入系统的研究。
基于“三农”政策演变影响因素逻辑关系而以“三农”政策目标及其实现路径为主线的研究框架,与以往一般以大的生产关系变动为依据而划分为土地改革时期、农业生产合作化时期、农村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研究框架[1]相比,可以避免就事论事的局限,而是从更广阔的经济社会演进时空的维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全面、系统而又深入的分析,力求对“三农”政策演变的深层次动因有一个新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以“三农”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为主线和研究视角,还可以为刚启动的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不仅阐述历史事实及其变迁,还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原理,以及规范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展开深入的讨论,而赴20多个省就统筹城乡、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农业、土地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行业协会、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农业机械化、乡镇企业、国有农场及农垦管理体制、农村金融、小城镇、农村社区建设、乡村治理等专题进行的调研,以及赴国外考察后进行的比较,又为问题的讨论和结论的形成提供了实证支持。通过构建新的研究框架和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力求获得一些新的重要结论和发现。
[1]当然,这一研究框架简单明了,分析政策选择的直接动因也较方便,且可做到较详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