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导 言
发布时间: 2011-07-14    作者:田居俭    来源:国史网 2011-07-14
  字体:(     ) 关闭窗口

  本课题诠释的主题,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一个新论断。这个精辟的论断,最初见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强调:“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 2008 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强调: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发生过三次伟大革命,“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

  关于这个新论断涵盖的历史内容,理论界和学术界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110周年,新中国成立40周年、50周年等活动中,根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曾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然而,综合各方面研究成果并上升到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高度加以论证的成果尚不多见。本课题以这个新论断为主题和主线,整合资料、分析归纳、提炼升华,希望能在同行们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创新。但愿这一课题的研究,能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活动中,有助于党员、干部结合历史学习马克思主义,加深理解“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怎样为改革开放开辟了广阔前景,以便更好地把握现在和走向未来,继续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多做贡献。

  本课题组认为:这个新论断,符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实际,经得起历史、人民和实践的检验。其精髓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实行改革开放,都是意义深远的革命。三者之间具有历史递进性,更有内在统一性;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前二者与后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前二者是属于制度选择,即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社会实际出发,明确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前途、性质和转变,制定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以及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的战略目标: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使之变成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下一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新中国成立后,党又适时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并取得了宝贵经验,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后者即改革开放,属于政策选择,是选择有利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政策。如邓小平所说,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好的政策”。“选择好的政策”,最根本的就是选择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以及与之配套的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目的是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前二者同后者的关系,上、中、下三篇。

  上篇,主要谈政治前提。

  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何谓政治?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第28卷“政治”条:“政治”一词,最早出现于希腊荷马史诗中,是指城堡或卫城而言。英语将其本意译为城邦,并把内涵扩展为城邦中的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公共生活的总和。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政治”一词,如《周礼·地官·遂人》:“掌其政治禁令”。当时,通常是“政”、“治”分用。“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主要指管理、教化民众。

  “政”、“治”合用,始于近代,代表人物是孙中山。1924年3月9日,他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演讲“民权主义”时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3]

  由于政治家和政治学家基于不同时代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他们要求政治发挥作用的侧重点、着力点以及界定政治概念强调的内涵也不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学界对“政治”的定义主要有四种:其一,政治是各阶级为维护和发展本阶级利益,处理本阶级内部关系以及同其他阶级、民族、国家的关系采取的策略、手段和组织形式;其二,政治是一定阶级或集团为实现其经济要求,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活动,以及实行的对内对外的全部政策和策略;其三,政治是由政府推行的、涉及各生活领域的、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占主要地位的活动;其四,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集中表现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和使用等。[4]

  本课题组理解的政治,与上述四种定义中其二的见解不谋而合,故涉及政治内涵的论述,以此为据。至于前提,不须赘言,即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一言以蔽之,政治前提就是政治发展变化的先决条件。具体到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先决条件,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历史新纪元。这就是新中国取得包括改革开放在内的所有建树和成就的政治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中国人民至今都不能改变被掠夺、被压榨、被奴役的悲惨命运,注定还要在屈辱和黑暗中挣扎、苦斗。

  中篇,主要谈制度基础。

  何谓制度?毛泽东在《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中阐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优劣时强调:“根本的问题是制度问题,制度决定一个国家走什么方向”,“社会制度变了,这个国家的方向就要随着改变”。倘若把如上论述加以简化,便是制度即方向。何谓基础?按照人们通常的解释,基础即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把“制度”和“基础”联系起来解释,制度基础就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和执政之基。新中国成立之前,在“国家走什么方向”的根本问题上,党就领导全国人民坚定地选择了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至关重要的制度选择,开始就夯实了新中国立国、兴国、强国的根基。

  新中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包括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内政到外交的方方面面,其荦荦大者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单一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文化前进方向,共产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事制度,以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这些制度,既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政治方向,又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政治保障。

    1.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 目 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