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抗美援朝战争与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
发布时间: 2011-08-31    作者:曲爱国    来源:国史网 2011-08-31
  字体:(     ) 关闭窗口

  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仅与朝鲜人民军共同战斗,赢得了举世公认的胜利,而且在这场高度现代化的战争中,大大推进了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为人民军队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如彭德怀所指出的那样,从新中国成立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我军开始了从分散走向集中统一,从简单的兵种走向综合的兵种,从落后的装备改变为比较现代的装备,特别是在与世界头号帝国主义军队的作战中,使我军获得新的作战经验”。[①]

人民解放军调整发展规划,现代化建设进程显著加快,

迅速成为一支诸军兵种合成的现代作战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硝烟烈火中成长壮大的人民军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水平,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但受国家财力、科技水平以及苏联在装备与技术转让方面的限制,进程步履蹒跚,困难重重。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非常措施,举国之力支持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并大批进口或仿制苏式装备,确保志愿军作战胜利。军委和总部精心筹划,全力落实。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因此迅速起步、明显加速。

  1950826日,周恩来在检查东北边防军工作的国防会议上强调,各军兵种都要有深刻的战争思想,并立即着手拟定三年建设计划。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随即确定了自身的发展规划,开始大规模扩编或改装部队。海军于10月下旬形成了三年发展规划。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开始提速。到1952年,各军兵种的发展规划所确定的目标,除个别项目外基本实现。新组建的陆军各技术兵种和空军部队先后入朝参战,志愿军的战斗力因此得到长足进步,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也成果初现。

  在此基础上,中共中央、军委和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充分研究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作战情况,根据现代战争的作战需求和现代化军队的建设要求,以更大的气魄和决心调整军队现代化建设思路,规划军队发展的目标与方向。19521月,根据朝鲜战场的战局发展情况,人民解放军在进行大规模精简整编的基础上,着手拟定新的发展规划。7月,中央和军委批准了总参谋部拟定的19531957年五年军事建设计划纲要,为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描绘出新的发展蓝图:到1957年,陆军按照新编制装备100个师;空军建成150个团,逐渐淘汰活塞式战斗机;海军拥有各种舰艇785艘以及海军航空兵师、海岸炮团、高炮团与陆战师;炮兵拥有野战炮兵30个师、队属炮兵84个团;装甲兵拥有10个坦克师;工兵建成40个团,另对防空部队的建设目标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尽管五年军事建设计划纲要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了许多调整,但它所确定的军队发展目标则始终未变,特别是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成为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全国军事系统高级干部会议于195312月至19541月召开。这次会议确定了军队建设的总方针和总任务,明确提出用510年的时间,逐步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编制体制合理化、干部培养标准化、军事制度和军事训练正规化的建设目标。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因此由低级阶段进入了高级阶段,现代化建设更加迅猛发展。到1958年,在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序列中,空军占总员额的12.2%,海军占5.8%,炮兵占4.8%,装甲兵占2.3%,基本实现了战略合成的目标,无论是军队的结构还是战斗力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全军实行了薪金制、义务兵役制、军衔制和以共同条令为标准的正规化管理制度,建成了以院校为主体的军事教育培训体系,实施了正规的训练体制。所有这一切,使得人民解放军不仅由一支以步兵为主的陆军部队发展成为以由步兵、炮兵、坦克兵、工兵、防空兵、铁道兵等兵种组成的陆军为主体,加上相当规模的空军、海军等部队组成的诸军兵种合成军队,实现了向现代作战力量的转变,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人民解放军装备建设突飞猛进,战斗力迅速提升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虽然军委和总部采取各种措施全力加强志愿军的装备,参战各军也拥有当时人民解放军部队中的最强配置,依旧与美军相差悬殊,这直接影响了志愿军的作战能力,成为制约志愿军夺取作战胜利的最大障碍。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志愿军多次包围美军团或团以上建制部队,但全歼美军建制团的战例只有一个,因此,装备建设成为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军委和总部以陆军部队的改造和空军部队的组建为重点,大批进口苏式装备,组建或扩编新的军兵种部队,使得人民军队的装备建设在很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突破。主要成就包括:

  1.步兵轻武器换装 1950年11月5,周恩来致电斯大林,要求苏联向中国提供36个师轻武器装备,以便对已经入朝或即将入朝参战的志愿军部队实施换装。苏联政府满足了这一要求。195110月,中苏两国签订协定,确定苏联向中国提供60个步兵师的装备,同时提供各种兵器与弹药首先是陆军轻武器与弹药的制造蓝图。到1954年,除向朝鲜人民军转赠3个师装备和将1个师装备用于训练外, 志愿军和国内的56个师用苏式装备进行了换装。中国的各大兵工企业也利用苏联提供的蓝图成功地仿制了50式冲锋枪等枪械。虽然进口的苏式枪械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军使用过的旧品,仿制的枪械性能也不如美军现役装备,但志愿军和国内部队淘汰了全部杂乱装备,首次实现了全军枪械型号统一,这对于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来说,是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

  2.炮兵部队换装和扩编  炮兵是陆军部队现代化改造的重点。从1950年开始,中国先后从苏联接收和进口各种火炮4000余门,观测指挥器材也初步配套,并新组建了防坦克歼击炮兵师、火箭炮兵师,基本形成了团以下分队以迫击炮为主要装备,步兵师以上部队以加农炮、榴弹炮为主要装备的火炮装备体系,陆军部队的支援火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装甲兵、防空兵的建设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人民解放军的装甲兵部队只有3个旅,装备全为缴获的日式或美式坦克。从195011月到19554月,中国从苏联共购入30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②],装甲兵已经发展到拥有数个坦克师、独立坦克团和部分步兵师坦克、自行火炮团,并装备了T-34中型坦克等苏式装备。防空部队的发展更是迅速,志愿军入朝时只有1个高炮团,而到战争后期,除经常保持4个野战高炮师机动作战外,还有13个城防高炮团、50多个独立高炮营和大批探照灯、雷达分队和对空监视部队先后参战。

  4.空军部队的发展 空军是抗美援朝战争中重点建设的军种。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空军作战部队只有1个混成旅,通过引进和接受苏联装备,到1954年初,人民空军已经发展为拥有28个航空兵师70个航空兵团,各型飞机3000余架的强大空中力量,其中12个团装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米格-15型和米格-15比斯型喷气式歼击机,越过螺旋桨阶段,直接步入喷气式时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武器装备的改善,直接表现为志愿军战斗力的提升。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志愿军炮兵部队在28分钟的炮火准备中即发射炮弹1900余吨,步兵部队在火炮和坦克的掩护下,仅用1个小时就在30公里正面全线突破了敌军4个师的坚固防线,21个小时完成了战役进攻任务,收复土地160多平方公里。到了19537月朝鲜停战前夕,无论是防御战斗还是进攻战斗,志愿军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到1955年底,人民解放军用进口和仿制的苏式武器,共换装和装备了106个步兵师,9个骑兵、守备、内卫师,17个地面炮兵师,17个高炮师,4个坦克、机械化师,33个航空兵师和9个舰艇支队[③],武器装备水平实现了整体性的飞跃,面貌焕然一新。

人民解放军作战观念发生深刻变化,战略战术更加丰富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人民军队建军作战的基本法则,也是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基本经验。志愿军继承和发扬了人民军队的这一优良传统,在战争中逐步把握战争,在战争中学会打赢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成为人民军队认识、体验并最终学会驾驭现代战争的最好课堂。

  毛泽东曾概括地说,抗美援朝战争“存在三个问题,一、能不能打;二、能不能;三、有没有东西吃”[④]。这三个问题,实际上也是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条件下,人民军队打赢现代战争所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从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到志愿军全体官兵都在艰辛探索现代战争的制胜之道,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现代战争战略战术。这就是:在战争指导上,坚持“在稳当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的方针;在战略指导上,采取以运动歼敌为主,配合以部分的阵地战和游击战的方针,实施带有战略反攻性质的作战,奠定战争胜利的基础,进而适时调整方针,确定“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谈判达到结束战争”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方针,实施战略转变,完成坚守三八线南北地区防线、促成朝鲜停战的战略任务;在战役指导上,将每一个战役都视为关乎战争全局的战略性战役,照顾好各个战役的衔接,把握战役的重要关节点,适时决定战役进止;在战术指导上,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的基本原则,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以我军擅长的近战、夜战为主要作战手段,并将夜战发展为战役规模。在运动战中强调战役的穿插迂回、断敌退路和利用夜晚对敌完成分割包围,达到战役目的后不做深远追击。在阵地战中,依托有利地形构筑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阵地防御体系,将阵地战由辅助作战形式提高到主要作战形式;把后勤工作作为全部军事指挥的重要环节大力予以加强,建成“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形成纵横交错的兵站网,实行“划区供应”和“建制供应”相结合的保障体制,使后勤保障由“小米加步枪,仓库在前方”跨入“指挥战斗、组织供应”的新时代,等等。

  这些新的战略战术思想,既是对人民军队作战传统的继承,更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创新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军队的军事学术,提高了人民军队应对和打赢现代战争的能力。所以,对于人民军队来说,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不仅在于打出了国威和军威,完成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也在于在战争实践中感悟现代战争,对现代战争的认识和驾驭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毛泽东在总结战争经验时,曾经把“取得军事经验”列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伟大意义的第二条,他说:“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陆军、空军、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铁道兵、防空兵、通信兵,还有卫生部队、后勤部队等等,取得了对美国侵略军队实际作战的经验。这一次我们摸了美国军队的底。对美国军队,如果不接触它,就会怕它。我们跟它打了三十三个月,把它的底摸熟了。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取得了这一条经验,这是一条了不起的经验”。[⑤]

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成为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1955年,军委专门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总结编纂委员会,在彭德怀指导和邓华主持下,编写出《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总结》,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各总部、各军兵种和各参战部队也都组织人员对战争经验进行了认真研究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训练和建设之中,对于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作用,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人民解放军官兵经受了现代战争的洗礼,部队合同作战能力大幅提高

  

军队的战斗力,不但取决于装备的优劣,更取决于战斗人员对现代装备的掌握和运用,取决于全体官兵战争意识的进步与创新。否则,即使拥有了先进的装备,也难以真正形成战斗力,更无法在现代战争中战胜强大的敌人。而在战斗力的形成过程中,实战的锻炼和实战的检验极其重要。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人民解放军官兵虽然对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有所了解,但缺乏深刻感悟,局限性很大,或者对与美军作战缺乏信心,或者用国内战争的观念看待现代战争,所以在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之时,经历一场抗美援朝战争这样的战争洗礼,意义非凡。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通过轮番作战和轮换作战,人民解放军先后赴朝鲜参战的部队共有:步兵27个军又1个师(其中有25个军又1个师参加了战斗)、空军12个师、野战炮兵10个师又18个团、高射炮兵5个师又13个团和50多个独立营、坦克3个师9个团、工兵15个团、铁道兵10个师,以及大量担负后勤保障任务的后勤分部、兵站、医院、汽车团、辎重运输担架团、警卫团等部队和担负后方剿匪、警卫、押运、装卸与防空任务的公安部队。  到抗美援朝战争停战时,先后参战的志愿军部队已经达290多万人。[⑥]19538月,经受过抗美援朝战争锻炼的部队占全军部队的比例,步兵为70%以上,空军为41%,炮兵为73%,装甲兵30%以上,高射炮兵为60%以上,工兵为57%,铁道兵为100%,公安部队为11.7%[⑦]

  同样经受战争锻炼的还有人民解放军的高级机关人员和高级指挥干部。从1951年春天起,军委和总部就有意识地从各总部和各大军区抽调高级干部和参谋人员加强志愿军总部机关,并实行轮换制。从195210月起,从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和各大军区机关抽调的人员,分别对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后勤司令部和各兵团机关人员进行了大幅轮换,志愿军总部和各兵团、各军兵种、各军领导干部也进行了大幅调整,并从总部和各军区抽调高级指挥员赴朝鲜战场进行代职锻炼。如此大规模、大范围的轮换部队、高级指挥员与指挥机关人员,不仅解决了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所必需的人员补充问题,而且使更多的官兵接受了现代战争的洗礼,掌握了现代兵器的使用技术,特别是增强了战胜敌人的信心和能力。

  同样重要的是各级指挥员的作战观念在逐步更新,对现代战争条件的构成要素有了崭新认识。邓华在总结战争经验时说:“现代战争是人力加技术,勇敢加技术,两者不可偏废,而前者又是主要的……人力、物资、技术、干部,是现代战争的几个基本要素。固然战争性质、军队政治素质对现代战争仍起到决定的作用,但物质基础与技术条件对战争是极为重要的。这是我对朝鲜战争经验总的认识”。[⑧]这也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官兵的共识。因此,经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人民军队的官兵对现代军队和现代战争的领悟更加直接和清晰,对统一全军认识、加速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抗美援朝战争是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当然,没有抗美援朝战争,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同样能够起步,能够发展,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经过抗美援朝战争,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不仅起步迅速,而且陡然加速,突飞猛进,迅速由低级阶段进入了高级阶段,实现了质的飞跃,完成了一次重大的历史跨越,实现了一次重要的奠基,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作者为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425页。

[]《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7页。

[]《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下册,第111页。

[]《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5556页。

[]《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第175页。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0172页。

[]军委作战部:《朝鲜战争几个基本数字的初步总结》,195398日。

[]邓华:《论抗美援朝战争的作战指导》,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0191页。

    1. 中国人民志愿军兵站力量建设述论
    2.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心理战初探
    3. 抗美援朝战争对实现强军目标、加强军事人才战斗精神培育的启示
    4. 抗美援朝战争与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
    5. 抗美援朝战争与台湾问题关系研究述评
    6.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人民空军建设
    7. 张顺洪:抗美援朝战争在战后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8. 齐德学:抗美援朝战争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9. 抗美援朝战争与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
    10. 赵南起:抗美援朝战争的回顾与思考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