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两本抗美援朝战争史侧记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一部研究战争与和平的宝典。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把战场与谈判桌巧妙地结合起来,“和”“战”两手并用,终于迫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同意停战议和,军事上和政治外交上都取得了重大胜利。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一卷本《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和三卷本《抗美援朝战争史》,对此有翔实的记载。
1951年6月前后,朝鲜战场上双方力量趋于均势,战争形成相持局面,敌对双方都着手调整政策,“和”“战”两手并用,从此进入了长达2年的打打谈谈、边打边谈的阶段。当时中国广大军民对和谈有许多疑虑。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既有因胜利而轻敌速胜的思想,也有厌倦战争长期性艰苦性的思想。为应付复杂形势,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制定了“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指导方针[①]。这一方针前半句讲的是继续打仗,后半句则是争取和谈成功,是一个统管政治、外交、军事全局的大战略方针。为了落实这个方针,停战谈判由中共中央直接掌握和指导,中国人民志愿军则做持久作战的准备。对于后面这一点,毛泽东在指示中反复强调:“我前方部队,必须鼓励士气,继续英勇作战,千万不可有丝毫的松懈,不要作此次可以和下来的打算,而应作此次和不下来、还须继续打、还须给敌人以大量地消耗和歼灭,然后才能和下来的打算。只有我们作了此种打算,才于争取最后胜利有益处,否则是没有益处的。”[②]
直到1953年春,当和谈遇阻,中国人民志愿军大规模反登陆作战(当时叫做“大打”)准备完成之时,毛泽东进一步规定了明确的战略指导方针,即“争取停、准备拖。而军队方面则应作拖的打算,只管打,不管谈,不要松劲,一切仍按原计划进行”。[③]此处“拖”,意为继续打仗。
中国人民志愿军坚决贯彻执行了以上战略方针,直到1953年7月27日敌我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上述一系列决策和指示,在向下传达和学习过程中,逐步浓缩成“争取和、准备打、军队只管打不管和”14个字。这14个字不一定是毛泽东或中共中央某个文件的原话,但高度概括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在处理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一种战略思维,真可谓字字珠玑,可以说是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总结中的精华。这个14字方针,本来是针对朝鲜战争的具体情况提出的,但由于其中包含着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以及关于军队在战争与和平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表述,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朝鲜战争的范围,变成了一条处理和战问题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金科玉律。
“争取和”,讲的是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立场,这是战争的正义性质决定的。不讲这一条,在国际政治外交上会陷于被动,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准备打”是指不怕战争,当敌人把战争强加于我们头上时,我们一定奉陪到底,为捍卫祖国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军队只管打不管和”,说的是军队作为执行作战任务的武装集团,其职能就是打仗,随时做好战争准备。至于和谈,那是政治领导者的事情,军队万万不可寄希望于和谈。如果说军队与和谈有关系,那就是:军队的战争准备越充分、打得越好,则和谈越有成功的把握。
换一个说法,“争取和”是战略目标,“准备打”和“军队只管打不管和”都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因为还有政治、外交、经济等其他争取和平的手段。进一步分析,“准备打”是对全国来说的;“军队只管打不管和”则是专门
对军队来说的。
14字方针中,“争取和、准备打”,人们比较容易理解。“军队只管打不管和”则难免引起人们的误解:这不是好战吗?笔者认为,军队说是因为战争而存在的,军队的职责应是准备战争和进行战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根本问题在于进行什么样的战争,是为正义目的而战,还是为非正义目的而战?人民的军队理所当然地应该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赴汤蹈火,义无反顾。这样的“好”战,说明军队士气高昂,战斗力强,是最好的军队。但必须说明,14字方针中“军队只管打”指的是处于战争时期的军队——本来每时每刻都在打。如果是平时,那么军队的所谓“打”实际上是指“准备打”。
50多年后回顾当时那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仍觉得那个14字方针颇有教益。但凡触及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决策,只有完整地贯彻执行14字方针(一个字也不能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充分肯定上述14字方针的意义,并不等于说这种战略思维完全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独有的发明创造,但可以说他们针对朝鲜战争的实际情况,加以创造性地运用,获得了无可争议的成功。应当承认,正如上文所说,在朝鲜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方面也是“和”“战”两手并用,只是具体做法带有他们的特点。他们强调“以炸迫和”就是最好的证明。其实,中国古代历来就有这种思维,例如“止戈为武”、“战以止战”,还有“能战方能言和”的古训。古罗马人也留下过一句名言:“你想要和平,那就准备战争。”相比之下,笔者认为还是我们的14个字言简意赅。
这里有必要对“战备”的基本含义稍加说明。在和平时期加强战备,主要是指国家和军队在思想上有行动预案,同时组织上和物质上有最必要的准备,而不是说不管战争危机迫近到何种程度,就轻率地把全国从平时无限期转入临战体制,像“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样实行“十亿人民十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14字方针是统管战争与和平全过程、统管全国和全军各个领域的完整的大战略方针,是一个主权国家维护传统安全(也就是国防)问题的万全之策,是“争取最好前景,做好最坏准备”这一普遍适用的大战略智慧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具体运用。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战争与和平问题,这个方针就有生命力。这个方针不能割裂,不能各取所需,更不能各行其是。但在具体执行中,国家各个相关部门由于职能和分工不同,工作的侧重点也就有所不同。例如,外交部门和武装部队就各有特点。但它们之间的这种区别,恰恰是在统一领导下从不同的侧面互相配合,共同为落实14字方针做贡献。
在实际生活中,在处理某种利害冲突的过程中,国人内部偶尔有这样的声音:甲批评乙“太软弱”、“缺钙”,甚至骂“投降”、“卖国”。乙反驳说“你强硬,你爱国,你有本事,你天天喊打,拿什么打,打给我看!放空炮……”这是国人内部对14字方针的精神实质缺乏完整理解的一种反映。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只要从根本上统一了认识,就会加深彼此的理解,互相配合如左右手。
至于对外,14字方针早就不是什么国家机密。没有必要避讳,更不用担心有人借此炒作“中国威胁论”,拿它当作“紧箍咒”来“将中国的军”。现在这个世界很怪:有的国家、至少是其中某些政派的头面人物,不仅天天喊打,而且在实际上一个没打完又想打下一个;或者动不动就把不喜欢的国家列为打击对象,开口闭口先发制人。他们还明目张胆地反对一个主权国家在万不得已时以武力统一祖国,并且真的为此目的调兵遣将,预作部署。(其实笔者自己作为当了几十年兵的老战士,并不愿意看到动用武力。但是更不愿意看到的是外人插手干预。按照历史的逻辑,越是有人插手干预,引爆武力的危险性越大。)那些横行天下的人似乎从来就不怕什么“紧箍咒”。既然如此,我们讲讲14字方针,犯了什么天条?
有人说:“争取最好前景”是乐观主义,“做好最坏准备”是悲观主义。这是人为地把二者对立起来。我则认为把两句话合起来是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
总之,备战备战,有备无战,无备必战,战则必败,关键在于一个“备”字!
(作者为军事科学院原外国军事研究部研究员)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2页。
[②]《抗美援朝战争史》第3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③]《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第2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