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创建“周恩来班” 用伟人精神引导青少年
发布时间: 2012-10-22    作者: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    来源:国史网 2012-10-22
  字体:(     ) 关闭窗口

  创建“周恩来班”用伟人精神引导青少年

          ——探索校园德育教育的新亮点

  创建“周恩来班”,把学习伟人精神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学校在探索如何有效地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新思路,新亮点,具有创造性,取得很大成效。

  “周恩来班”从一所中学创建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覆盖全国十几个省市、百余所学校,数百个“周恩来班”的燎原之势。为今天提倡的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找到一个有力的抓手;对今天进一步改进和推动学生的思想教育,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诞生:一个学校播下一粒火种

  江苏南京是周恩来的故乡,也是他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19465月,在国民党政府宣布还都南京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抵达南京,成立了中共代表团南京办事处。办事处就设在今天的梅园新村17号和30号。197711月,经南京市委正式批复,在这里建立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并对外开放。纪念馆全面展示了周恩来和他的战友们的光辉业绩和精神风范,成为全国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与梅园新村纪念馆毗邻的是有着70余年历史的梅园中学(现为南京玄武高级中学)。1984年,在这所校园里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周恩来班”。

  提起周恩来班的诞生,不能不提到梅园中学的孙逸江老师。1980年,担任语文教师的孙逸江接手了初一(5)班,这个班当时集中了同年级中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都很落后的所谓“双差生”。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班集体,孙老师虽然着急,有过苦恼,但从来没有灰心气馁。他认为,对于学校来说这仅仅是50多个学生,对每个家庭来说那却是100%的得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学校把这些孩子交给我,我就有责任把他们教育好。但是,怎样才能把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变后进为先进;怎样才能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呢?孙老师想到了距学校仅有几百米的梅园新村纪念馆;想到了家长和学生都十分敬仰和爱戴的周总理。周总理的业绩和精神风范,曾经感动和感召了那么多人,为什么不能试一试用伟人的精神去启发和影响孩子们呢?带着这样的想法,孙老师走进梅园新村纪念馆,向馆领导谈了自己班级的情况和如何开展思想教育的设想。

  孙老师的想法,得到馆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很快,纪念馆派出宣教部工作人员走进初一(5)班,走到学生中间,用朴素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周恩来的故事,同时邀请孩子们到纪念馆参观展览和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

  就这样,变化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孩子们通过学习周总理的革命业绩和精神风范,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转变。他们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绩上去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懂得了尊敬老师、关心他人。1981年“六一”儿童节之际,这个曾经集中了“双差生”的班集体,一跃成为全校的优秀班集体。中考的时候,这个班升学率超过76%,朱宁勇同学取得全校作文最高分的好成绩。(5)班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瞩目成绩,使这个班在梅园中学,甚至在玄武区、南京市,声名远播。

  1982年秋,孙老师又接手了新一届初一年级的一个班,学生水平依然参差不齐。孙老师以高度的责任心,继续摸索用周恩来的精神育人的德育教育之路;继续同梅园新村纪念馆合作,开展互帮互学的德育教育活动。功夫不负苦心人,一系列的努力,结出了更为丰硕的成果。这个班后来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班集体。梅园中学具有创造性的作法,引起南京团市委和市教育局的关注。198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他们在认真总结梅园中学德育教育新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将梅园中学初二(3)班这个优秀的班集体,命名为“周恩来班”。

  第一个“周恩来班”就这样诞生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宋平曾经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对“周恩来班”的诞生和成长非常关心,亲自为“周恩来班”题写了班牌,给予“周恩来班”的师生们巨大的鼓励。

  “周恩来班”的创建和产生的巨大影响说明,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需要人去创造。梅园中学的师生们以吃第一支螃蟹的精神,依靠地域特色,开创了具有地域优势的道德教育之路。

发展:众人浇灌结出丰硕果实

  “周恩来班”的创建活动,从最初一个班逐步发展到数百个班;从一个省逐步发展到全国十几个省市近百所学校,首先得益于两个社会团体的先后出现。

  一个团体是“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成立于19985月,发起人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李琦和时任天津市委副书记,现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峰岩。研究中心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研究组和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研究人员,以及曾经在周恩来和邓颖超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及亲属代表组成。还有一个团体是“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研究会成立于2009年,发起单位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会接受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由全国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军事院校、周恩来纪念馆(地)的研究和宣传工作者,以及曾经在周恩来和邓颖超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及亲属代表组成。研究中心和研究会成立后,都把指导创建“周恩来班”的工作,列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研究中心成立时,“周恩来班”的创建工作已经开展了十几年,如何进一步扩大影响,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总结经验至为关键。2000年,梅园中学校长谢余庆倡议召开一次研讨会,总结和讨论创建“周恩来班”的工作经验。研究中心认为,这是一个富于创意的建议,应该给予大力支持。这年?月,由梅园中学和梅园新村纪念馆承办的首届“周恩来班”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在南京成功召开。南京市各学校、全国各“周恩来班”所在学校汇聚一堂,深入探讨,广泛交流,展示成果,提供经验。与会者人人满载而归。通过这次会议,研究中心发现,“周恩来班”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对全国“周恩来班”的相互沟通,凝聚力量,共享资源,积累经验,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此后十年中,在研究中心的积极组织和指导下,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又相继在江苏淮安、北京、湖北监利等地召开了五届,为“周恩来班”在全国的推广和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009年,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成立后,同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一起,对全国“周恩来班”工作的的开拓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由于研究中心和研究会的介入和全力支持,全国“周恩来班”的创建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天津南开中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中关村中学,以及民办枫叶国际教育集团等,是近百所创建“周恩来班”学校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

  南开中学是周恩来的母校,是国际知名的百年学府。学校的德育工作始终坚持"以周恩来总理为人生楷模"的主线,制定出《“周恩来班”创建条例》,争创“周恩来班”,成为全校优秀班集体奋斗的目标。“向周总理那样学习,向周总理那样工作,向周总理那样活着,成为周总理那样的人”已经深深扎根于学校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成为他们奋发进取的不竭动力。

  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自20015月命名首届“周恩来班”开始,至200912月,该校已命名七届“周恩来班”,是全国“周恩来班”中开展活动最为持之以恒的一个学校。每一届“周恩来班”的同学,都是中国传媒大学的骄傲和杰出代表。他们十年走过的路程,铺就了中国传媒大学十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北京中关村中学于199912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关村中学迎接新世纪”主题大会上,命名了首届“周恩来班”。邢晓萍校长提出以挖掘伟人文化育人的新思路,在师生中开展“学习周恩来精神风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育活动,在学生中掀起争创“周恩来班”的高潮,形成了以“学习周恩来精神风范”为主线,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培养高尚情操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周恩来班”的创建活动,使这所原本普通的中学,跻身全市先进学校的行列。

  枫叶教育集团旗下的枫叶国际学校是一所中国、加拿大政府认可,在基础教育领域率先实践中西教育结合的国际学校。由于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到国外继续求学,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学校在高中部创建了周恩来班,倡导学生们以周恩来为榜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周恩来班”毕业的学生,许多走进哈佛大学等名校继续深造,他们一直把母校的这份教育铭记在心。如今,在枫叶教育集团建立和筹建的8个校区中,已有大连、武汉、天津、重庆四个地区的枫叶国际学校创建了周恩来班,开启了中国民办学校进行学生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周恩来班”的发展,更是得到曾经在周恩来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和周恩来亲属们的关心。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指导和支持“周恩来班”的建设,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周恩来班”一棵棵成长中的“嫩苗”。

  周恩来、邓颖超秘书,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赵炜和周恩来卫士高振普,都是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和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的顾问。多年来,他们一直关心、关注并致力于“周恩来班”的创建活动,为学校出谋划策,牵线搭桥。他们曾到过许多省市,并远赴云南、西藏、新疆等地,深入大山村寨,了解学校学生情况,帮助筹建“周恩来班”,参加“周恩来班”的命名活动。他们以亲身感受为孩子们讲述周恩来的故事,提炼周恩来的精神,并且为那里的孩子们带去了学习用品,带去他们倾心写出的关于周恩来的回忆录。他们的付出和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收到极大的回报。

  来自云南阿瓦山区的拉祜族女孩陈昭是在赵炜夫妇和周恩来亲属资助并关心下长大成人的。她于1999年免费进入南京梅园中学读书,成为“周恩来班”的一名学生。她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十分刻苦,夜里熄灯后经常打着电筒复习,早上天没亮就坐在书桌旁看书……她决心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给予她机会,关心她的“爷爷奶奶”和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功夫不负苦心人,中考时,陈昭以高出当年江苏省重点线30多分的成绩继续就读梅园中学高中。2005年陈昭回到云南省参加高考,以所在考区最高分的成绩,被中央民族大学录取。

  梅园中学播下的第一粒火种,历经近30年的风风雨雨,已形成燎原之势。“周恩来班”如今已遍布北京、天津、江苏、山东、山西、河南、湖北、江西、四川、云南、新疆、西藏等十几个省市地区的学校。这些学校,学习周恩来已经成为必修课,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是在校同学还是毕业学生,周恩来这三个字,已经溶入了他们的血液中,成为一种泯灭不掉的精神。。

升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力抓手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不断增强。在这个背景下,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这个科学命题的内涵经过不断的发展充实完善后,被写入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此后,“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成为全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对于学校来说,如何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这一重要战略任务尤为重要。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一代的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复兴。正如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

  但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青少年的价值取向,青少年对未来追求的方向,都需要我们的党、我们的社会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与引导。北京市青年研究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周恩来既是当代青少年普遍认可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典范,又是最受当代青少年推崇的英雄。当代青少年普遍推崇周恩来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民公仆的情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责任感、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建立“周恩来班”,用周恩来的精神引领青少年,易于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周恩来的精神的弘扬和学习,党中央一贯十分重视。1976年邓小平在周恩来的追悼会上提出:学习他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无限忠诚;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学习他对敌斗争的坚定性;学习他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学习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以身作则、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学习他同疾病作斗争的革命毅力和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1998年江泽民在中央召开的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学习他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相结合;对上负责同对下负责相结合;高度的原则性同高度的灵活性相结合。2008年胡锦涛在中央召开的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大会上提出:学习他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甘当人民公仆的精神;高度珍视和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精神;求真务实的精神;谦虚谨慎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党中央所概括的周恩来的这些精神,是他在长期奋斗的革命历程中形成的,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朽的精神,同我们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并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有力的抓手。“周恩来班”在一些学校已经发挥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抓手作用。它以其特有的优势,灵活多样的方法和青年人喜闻乐见、易于操作的形式,坚持从基本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周恩来的精神,也是我们党至今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学习生活、同学交往之中。“周恩来班”的作法,使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不可以操作的。

  周恩来的精神,是“周恩来班”的一面旗帜,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不论“周恩来班”如何更替,也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和未来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怎样的变化,周恩来的精神永远是“周恩来班”秉持的信念,并将一代代传承下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走过近30余个春秋的“周恩来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下,在成千上万师生们的悉心呵护下,将继续砥砺奋进,善始敬终,展现出更加美丽的风采。

  

  

  (执笔人: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刘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