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十三届二中全会以来的半年中,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多次讨论了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最近,又为此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认为,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的转换时期。不理顺价格就谈不上真正确立新经济体制的基础,但深化改革又不仅仅是一个价格改革问题,而是多方面的综合改革。为了创造理顺价格的条件,把改革的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必须在坚持改革、开放总方向的前提下,认真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改革的方向必须坚定不移,步骤和方法应当审时度势,力求稳妥。现在我向全会报告中央政治局在讨论过程中形成的意见,提请全会审议。
一、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是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
我国改革已进行了十年。十年改革,为国民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改革,我国就不会有这十年的大发展、大前进。改革对于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已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更重要的在于它结束了封闭和停滞的局面,开辟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我国当前总的经济形势是好的,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突出的是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是多年积累下来的,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还可能从机制上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更需要从工作上加强管理和控制。近几年我们在控制预算内基本建设规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预算外基建规模的膨胀远远没有控制住,而且愈演愈烈。如果今年年初抓紧解决这个问题,就会更好一些。看来,我们还是见事迟了,抓得晚了。当然,现在解决还来得及,如果再犹犹豫豫,当断不断,那就会出大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坚决遏制通货膨胀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机立断,下最大的决心,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否则,不但价格改革很难进行,其他改革也难以深入,整个建设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损害我们十年改革所取得的成果。
治理经济环境,主要是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第一,明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要压缩五百亿元,大体相当于今年实际投资规模的20%,只能多压,不能少压。要对重点产业采取倾斜政策,对涉外项目采取保护政策,切切实实合理调整投资结构,把全社会的投资规模真正管起来。第二,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特别要坚决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在集团购买力的使用中,虽然相当部分是合理的、正常的,但其中确有严重的挥霍浪费,必须坚决砍下来。第三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金融,严格控制货币发行,办发保值储蓄,开辟多种渠道,包括出售公房和发行股票、债券,吸收社会游资,引导购买力分流。第四,克服经济过热现象,把明年工业增长速度降到10%甚至更低一些。这是就全国范围来说的,各地都要实事求是,从本地实际出发,不要相互攀比速度。
控制投资规模和社会集团购买力,过去所以屡禁不止,教训有两条:上面的原因主要是手软,抓得不实;下面的原因主要是本位主义作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这两条教训不允许再重复。明年要采取非常措施,要真压、真砍,而不是假压、假砍。坚决砍掉不必要的非生产性建设和重复建设,砍掉集团购买力中用于铺张浪费的部分,一不会影响有效供给,二不会削弱发展后劲,三不会降低人民生活水平,而得到的是深化改革的必要条件和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这个问题事关改革和建设的大局,现在就要预先给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打招呼,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明年必须照办,今年第四季度更不许突击上项目、乱花钱。
整顿经济秩序,就是要整顿在新旧体制转换中出现的各种混乱现象。现在流通领域中问题很多。物价上涨助长了流通领域的违法乱纪,流通领域的混乱又推动了物价上涨,两者相互助长,情况越来越严重。对此,决不能听之任之。必须坚决整治流通领域的混乱。首先要坚决刹住乱涨价风。国务院已经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物价、财务、税收大检查。各地必须认真组织力量,加强领导,依靠群众,切实抓好,坚决制止一切违反国家规定哄抬物价的行为。非法涨价收入必须上缴国家财政,严重违法乱纪的必须依法惩处。要通过检查,进行教育,严肃法纪,堵塞漏洞,把物价、财务、税收监督制度和市场规则建立健全起来。第二要整顿公司,政企分开,官商分开,惩治“官倒”。所有公司,除极少数经国务院特别批准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权的以外,都必须限期同党政机关脱钩,依法经营,否则就吊销营业执照。第三要尽快确立重要产品的流通秩序。对流通秩序混乱的重要产品,尤其是紧缺的重要生产资料,要一个一个排队,认真解决多头和多环节经营的问题,有的要实行专营,有的只准在国家统一市场上交易。高价抢购粮食、棉花和生丝等产品的“大战”,必须立即制止。第四要加强宏观监督体系。必须在中央集中统一指挥下,强化计划、银行、财政、税收、海关、铁路等部门的宏观控制职能,充分发挥这些部门的监督作用,同时加强对它们的监督,形成严密的监督系统。第五要制止各方面对企业的摊派、抽头和盘剥。所有这些都应当作为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工作。
解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问题,一方面要抑制总需求膨胀,另一方面要用很大力量来改善和增加有效供给。否则,市场供应就会出大问题。必须努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产品、轻纺产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以及紧俏产品的生产。压缩基本建设规模腾出来的能源、原材料、运输能力,就要用到这些方面去。国内短缺的原材料和必要的消费品,要减少出口量,保证国内市场供应。特别要解决好粮食和“菜篮子”的问题。今年我国自然灾害较多,预计粮食比去年略有减产。今年农业歉收是世界性的,大量增加粮食进口对我不利。总的说,目前我国粮食储备的情况是好的。为确保在粮食问题上不出乱子,一是必须坚决制止高价抢购、哄抬粮价、扰乱粮食市场的行为;二是中央在全国各地的粮食储备,必须服从中央的统一调度。在粮食调度这个重大问题上,务请地方同志以大局为重,支持中央。如果出现拒绝中央统一调度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唯省委书记和省长是问。这一点现在就要说清楚。“菜篮子”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大意不得。去年零售物价指数上升,“菜篮子”涨价因素占2/3。今年以来这方面涨价也较多。全国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要确保今年第四季度特别是春节的市场供应。有关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的问题,今年将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专门进行研究。
这次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必须同加强和改善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宏观控制要体现在中央能够说话算数。这几年我们走的路子是对的。现在是总结经验的时候。这几年,我们如果不放,能搞出这样一个规模吗?过去我们是穷管,现在不同了,是向小康社会过渡的宏观管理。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话告诉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既要搞活,又要制约,既要放开,又要管理,宏观控制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纪律的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五管齐下,进行宏观调控。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尤其不能过早地轻率地放弃行政手段,以免出现经济生活的混乱。加强行政手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改革,而不是走老路,对这一点必须有明确的认识。我们要在实践中努力学习,积累经验,逐步掌握和提高宏观调控的本领。
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是长期要注意的大问题,最要紧的是明后两年,首先要确保明年的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今年。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已成为对我们党和政府的领导能力和驾驭局势能力的考验。人民现在就看这一条。说到做到,取信于民,深化改革就好办了。所以,这不仅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而且已成为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明年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今年就是当前的大道理,明年一切工作都要服从这一点。
二、有领导有秩序地推进相互配套的全面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