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国家计委负责人谈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情况和成就 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工业化初步基础
作者:
日期:1957.10.01
版次:3
版名:
专栏:
正文:
国家计委负责人谈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情况和成就
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工业化初步基础
本报讯 国家计划委员会负责人在国庆节前夕应本报记者和新华社记者的要求,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和意义发表了谈话。
负责人说,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很快就要结束了,执行计划的情况和经验教训还有待于今后总结,但是可以肯定,这个计划规定的基本任务和各项具体任务是胜利完成了,到现在为止,除少数指标以外,绝大多数指标都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
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人们记得,当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候,我国虽然恢复了被长期战争所破坏的国民经济,使社会生产力在总的方面达到以至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发挥了对其他经济成份的领导作用,但是,在当时,我国仍然是一个经济技术很落后和经济成份很复杂的国家,不仅工业基础薄弱,而且小农经济占优势,技术更加落后,资本主义经济也还占很大的比重。现在经过短短的不到五年的时间,由于我们超额完成了五年计划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我国的经济面貌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负责人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首先应当指出的是国家提前和超额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1956年,在全国范围内,农户已经有96.3%、手工业者有92%实现了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几乎全部实现了公私合营;对于这些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今年又在组织上和思想上进行了巨大的巩固工作,获得新的成就。由此,我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基本上由多种成份转变为单一的社会主义成份,这样也就基本上结束了我国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负责人说,这里应该特别指出,我国社会生产关系的这种巨大的剧烈的变革,在进程中不仅没有破坏社会生产力,而且明显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956年国民经济大发展的情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从长远看,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已为社会生产力的顺利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当然,现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并没有完全结束,尤其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政治和思想的斗争),在我国还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应该继续努力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阵地。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成就也是十分显著的。作为五年计划中心的工业基本建设,按投资额计算,五年合计将超额完成计划5%以上。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百五十六项为骨干的限额以上的工业建设单位,五年内开始施工的共八百二十五个,在今年底能建成的共四百四十八个,其中属于一百五十六项的是五十六个。这八百多个项目是我国现代大工业的第一批骨干,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有巨大的作用,它们虽然还没有全部建成,但是已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了初步基础。由于这种建设,我们不仅一般地加强了冶金工业、燃料工业、动力工业、机器制造工业、化学工业、建筑材料工业和轻工业,而且开辟了许多新的工业部门,如合金钢和铝及其他有色金属的冶炼和加工,汽车、飞机的制造,冶金、发电、采矿设备的制造,无线电和精密仪表的制造等等。由于这些新工业部门的建立,就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原来残缺不全的状况。这些新的工业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大部分分布在原来工业很少的内地,这样也就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原来偏集于一方的状态。
负责人指出,我国的工业建设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其他经济事业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在农业、水利和林业方面,五年内基建投资达到三十八亿元以上,超过原计划50%以上;水利方面除了建设了十几座大型水库以外,同时建设了许多中小型水利工程和开展了广泛的农田水利工作,由此不仅防御了巨大的洪水,而且增加了灌溉面积二亿多亩。五年内国家和群众开垦的荒地达到八千万亩,超过计划一倍以上。在交通运输方面,重要的有新建铁路干线和支线四千九百二十多公里,由中央投资修建的公路干线一万二千公里,都超过计划20%左右。
负责人说,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壮大和锻炼了我国的技术力量,19 52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不过十七万多人,预计1957年将达到八十万人,增长了三点五倍左右。由于绝大多数的工程技术人员努力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一般的大型企业,包括钢铁联合企业、煤矿、电站、炼油厂、机器制造工厂、化学工厂以及铁路、水库等,除资源条件较复杂和技术条件要求很高的以外,都可以自己设计了。这是我国在技术上的很大进步。
负责人说,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采取了发挥原有企业的生产潜力来加速新企业建设的方针。除了对一部分老企业进行重大改建以外,对大多数的老企业,加强了技术措施,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发扬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原有企业的潜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在这过程中,党和政府曾经批判了厌旧贪新的不良倾向。正是因为采取了这样的方针,我国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运输取得了很高的发展速度,并且使多数指标大大超过了原定的计划。我国1957年的工业总产值,已经为1952年的223.4%,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17. 4%,为原计划的112.7%。其中,生产资料1957年的产值为1952年的 290.2%,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23.7%,为原计划的128.1%;消费资料1957年的产值为1952年的179.4%,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12.4%,为原计划的99.8%。在农业方面,1957年的农业总产值为1952年的12 6.4%,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4.8%,为原计划的102.5%。其中,粮食1957年的产值为1952年的123.7%,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4.3%,为原计划的103.2%;棉花1957年的产值为1952年115.1%,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2.9%,为原计划的91.7%。在运输方面,1957年铁路货运量为1952年的193.8%,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14.1%,为原计划的104.3%;1957年公路货运量为1952年的503.2%,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38. 2%,为原计划的154.5%。
上列百分数,1957年的水平是按年度计划数字来计算的,据现在预计,除农业生产的若干指标以外,上述其他指标都有可能超过,因此实际速度可能还要高些。以钢的产量来说,1957年年度计划是四百九十八万七千吨,预计可能达到五百二十万吨左右。
负责人认为第一个五年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19 57年比1952年,我国的农业约增产了粮食七百多亿斤和棉花四百万担,其他经济作物和牲畜也都有了较多的增长,保证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保证了国家建设的顺利进行。当然,从客观需要来说,我国的农业还显得有些落后,今后还必须用更大的力量加速农业的发展。
负责人认为产量的提高固然是我国经济方面的重大成就,而工业产品品种的增加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1952年我国只能生产一百八十多种钢和四百多种规格的钢材,1957年已能生产三百七十多种钢和三千多种规格的钢材;1957年已经能够生产二百多种在解放以前不能生产的新型机床。尤其是,我国现在已经能够制造许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业产品,如一千立方公尺的高炉,一百八十五吨的平炉,一万二千瓩的火力发电设备和一万五千瓩的全套水力发电设备,联合采煤机,地质勘探用钻机,载重汽车,喷气式飞机,高效率蒸气机车,四轴自动车床等等。这样,也就在品种方面提高了我国设备和原材料的自给能力。而我国设备和原材料在数量、品种方面的自给能力的加强,就为今后更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负责人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和文教建设是密切结合进行的。经济建设推动了文教建设的发展,文教建设又在培养干部、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等方面帮助了经济建设的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达到二十七万多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达到八十四万多人,其中大部分分配到经济各部门和科学研究机关中担负技术方面的工作,大大地加强了我国的科学技术队伍。我国有许多忠心于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家,为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负责人指出,在一个占世界陆地面积十三分之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而原来经济又极端落后的国家里,用短短五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了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且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不能不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这件事情,不仅对于中国本身,而且对于世界和平民主事业,也不能不发生深刻的影响。
负责人说,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分子不止一次地说:“中国的五年计划是注定要失败的”,然而在事实面前,这种谎言已经不攻自破。近年以来,帝国主义分子又造出谣言,说什么“中国的五年计划虽然可以完成,但人民生活却是不断降低了”;国内的右派分子也跟着唱和,说什么“五年计划搞坏了”,“统购统销糟透了“等等,对于这些恶意的诬蔑,今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有力地作了驳斥。这里只举出这样的事实: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内,我国就业的职工增加了大约六百五十万人,基本上消灭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失业现象,并且使绝大多数新增加的城市劳动力得到就业的机会,1957年比1952年,职工的平均工资提高了40%以上,五年内国营企业和国家机关支付劳动保险金、医药费、福利费和文教费达六十多亿元,仅前四年国家拨款建筑的职工住宅达六千六百多万平方公尺。这些都超过了原定的计划。在这期间,由于国家用很大力量促进农业的发展,并且采取了稳定农业税负担的政策,适当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保证了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农民生活有了相当的改善。初步计算,1957年比1952年,农民总收入大约提高了30%左右。
负责人指出,一方面保证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保证人民生活得到适当的改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的方针。与此相联系的建设方针是,我国的经济建设一方面必须以重工业为中心,另一方面必须充分注意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事实证明,由毛主席指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执行了这个方针,因而得到了很大的成就,避免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特别是工业和农业之间发生脱节的现象。当然,我们也还有执行得不够的地方,今后还需要继续努力。
负责人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的建设工作和计划工作也发生过一些缺点和错误,但是它们只是属于局部的性质。这一点,除一小撮右派分子不顾事实而加以歪曲以外,全国人民都是了解的。重要的还在于:我们不仅很快地改正了某些缺点和错误,而且从中吸取了经验教训,规定了今后建设的正确方针。例如,在建设中我们曾经发生过同中国实际情况结合不够、有些建设贪大、贪新、对大中小结合和充分利用原有设备注意不够,造成某些浪费,但是,党和政府批评了这些缺点和错误,提出了全面地持久地节约的方针,即勤俭建国和勤俭持家的方针,贯彻执行这个方针,将给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巨大利益。
负责人说,我们所以能够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有多方面的原因。在国内,我们有巩固的人民民主专政,有伟大的共产党的领导,有全国人民的一致努力;在国际上,有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在物资、技术和建设经验方面的热情支援,有了他们的支援,使我们减少了许多困难和少走了许多弯路。
一方面依靠国内广大群众的无穷的力量,又一方面继续加强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亲密团结和互助合作,就使我们有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工业和现代化农业的社会主义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