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与史料 >> 五年经济计划 >> 第一个五年计划 >> 第一个五年计划相关文档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水利建设的成绩巨大 工程总量可筑“长城”四十多座 灌溉面积增长速度占世界首位
发布时间: 2009-11-13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09-11-13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水利建设的成绩巨大 工程总量可筑“长城”四十多座 灌溉面积增长速度占世界首位

  作者:

  日期:1957.10.04

  版次:5

  版名:

  专栏:

  正文: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水利建设的成绩巨大

  工程总量可筑“长城”四十多座

  灌溉面积增长速度占世界首位

  新华社2日讯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水利建设的成就,超过了解放前的很多朝代。这些水利工程的土方、石方和混凝土的总量(六十三亿公方),可以修筑四十多座“万里长城”。

  五年中,全国修了许多有关治河防洪的大工程,也迅速地发展了农田灌溉的事业。五年全国新增加的水田和水浇地共达二亿一千万亩,几乎与解放前几千年间全国总共发展的二亿三千多万亩水田和水浇地相等;而解放八年来全国增加的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则大大地超过了解放前几千年间全国总共发展的水田和水浇地面积。

  治河大工程五年来仍以治淮为主;长江、黄河、珠江、海河、辽河、松花江等,也大力进行了河道和堤防的整理工作。其中仅修整和加固的堤防就有三万公里以上。同时,五年来全国还兴修了许多水库、水闸,利用湖泊洼地修建了许多蓄洪、滞洪工程,使这些河流的防洪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根治黄河的三门峡工程也在今年春天开工了。

  解放前,除日伪在松花江修的丰满水库外没有修过一个大型水库和著名的大闸。解放后在前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就在淮河支流上修成了白沙、板桥、石漫滩三个大型水库和润河集、荆江分洪工程的三座大水闸。五年来又在一些大河流上建成和正在修建薄山、南湾、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官厅、大伙房、三门峡等九座大型水库,三河闸、杜家台分洪闸、射阳河挡潮闸等八座大型水闸和几十座中型水闸。

  在治理大江大河的同时,国家还利用这些河流投资兴修了许多灌溉工程增加农田水利。其中,像黄河下游的引黄灌溉济卫工程,淮河流域的将来可以灌溉二千多万亩农田的苏北灌溉总渠,我国第一个引用大型水库蓄水灌溉的白沙灌溉渠,新疆的“八一”胜利渠,青海的北川渠、东原渠,陕西的洛惠渠等大型灌溉工程,就有三百多处。

  另外,还对原有的四川都江堰、甘肃银川唐倈渠等灌溉工程,进行了整修、扩建。五年来,仅国家投资修建和扩建的灌溉工程就增加灌溉面积四千一百多万亩;加上农民群众自己投资兴修数以千万计的塘坝井渠和小型水库所增加的灌溉面积,全国目前的总灌溉面积已由解放前的二亿三千多万亩和1952年的三亿一千万亩发展到五亿二千万亩,相当于世界各国灌溉面积总和的30%。在灌溉面积的总量和增长速度方面,中国已占世界第一位。现在,全国约十七亿亩的耕地中,有30.5%是水田和水浇地;全国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的水田和水浇地,也由解放前的半亩增加到一亩左右。

  在排水除涝和水土保持方面,五年来也取得了显著成就。现在,全国易受洪涝灾害的约一亿亩耕地中,已有二千二百万亩可以防御五年一遇以上的涝灾;全国大约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中,已经有接近十分之一的地区的水土流失被初步控制起来。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了根治和开发全国的河流,国家还组织大批水利技术人员,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查、测量、钻探、研究、设计等工作,着手编制流域规划。现在,根治和开发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等四条大河流的流域规划,和另外九十条中小河流的流域规划已经完成;长江、珠江和松花江等三条大河流和另外八十七条中小河流的流域规划工作,正在进行。这些事情,在旧中国的水利史上也都是从来没有过的。而这些工作,也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作了准备。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