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人民日报社论 >> 人民日报社论59
为明年夏季大丰收做好准备
发布时间: 2010-05-24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5-24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为明年夏季大丰收做好准备

  日期:1959.07.23

  版次:1

  专栏:社论

  为明年夏季大丰收做好准备

  去年此时,我们也曾写过一篇社论,强调应该把冬种准备工作从冬天提早到夏天。在那篇社论中,说明了这种作法是符合毛泽东同志所提倡的“三年看头年,头年看前冬”的领导方法的要求的。实践证明,这种作法是成功的。今年很多地区的夏收作物都比去年增产很多,就是因为去年夏天就注意安排了下一年的更大丰收的工作。因此,今年湖北、新疆、贵州、陕西、河南、江苏和四川等地区已经早早开始安排冬种的准备工作,这是很可喜的现象。

  把冬种准备工作提早几个月,才能充分利用时间,把指标定得更加切合实际,把措施定得更加具体,把劳力安排得更加合理,把种子选得更好一点,把肥料积得更多一点等等,以便早早就动手为明年夏季大丰收打好基础。但是要把冬种准备工作提前几个月,不简单是个方法问题,也是个思想问题;要有不断革命的思想,要善于在一个工作结束之前,就及时考虑到下一个工作,善于在今年夏收的时候,就考虑到明年夏季丰收的问题,或者更远一点,提早考虑明年整个农业生产的丰收的问题。只有具备了这种思想,才有可能提早冬种准备工作。作为一个领导人员,也必须有这种思想。所谓领导的预见性,也表现在这里。

  从去年大跃进以来,农业内部的综合平衡发展显得更加重要了。对于这个问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就已经注意到了;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农业内部还没有能够完全做到综合平衡发展。例如畜牧业的发展就落后于农业的发展,这样,也就不能满足农业对畜力和肥料的要求;不能满足社会对肉食等的要求。在农业内部,油料作物也一直落在粮食作物的后边,食油也就供不应求。要求农业和林业、牧业、副业与渔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能够综合平衡地发展,就要提早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在准备工作中,又要瞻前顾后,全面合理地安排土地、劳力和资金。例如在冬种准备工作中,就可以对秋后播种的冬麦、油菜、杂粮,以及农业以外需要在今冬明春进行的林业、牧业、渔业和副业的工作,进行统一合理的安排,保证它们都能够得到发展。

  在着手冬种准备工作的时候,首先应该满怀信心地鼓足干劲,千方百计地争取明年夏季继续大丰收。今年夏收作物的增产幅度是不平衡的,亩产三百斤以上的面积相当大,但是亩产一百斤以下的也不小,这就说明了,亩产三百斤以上的,还可以上升到四百斤、五百斤、六百斤,以至一千斤以上,今年已有不少地方出现了大面积千斤丰产田;亩产一百斤以下的,应该迅速赶上来,争取一百斤、一百五十斤、二百斤,今年同样出现了原来低产现在高产的丰产田。这种巨大的差别,就说明争取明年夏季丰收是有着十分巨大的潜力的。只要我们有干劲有措施,一定可以在今年的基础上继续获得大丰收。

  另一方面还可以扩大播种面积,增加总产量。今年有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夏收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虽然有着很大的提高,但是许多地方因为播种面积减少了很多,这些地区的总产量就增加得不多,或者没有增加。今年冬种中,就要坚决贯彻执行多种多收的方针,保证小麦的播种面积不能少于或基本上恢复前年的播种面积。油菜、杂粮也要有所增加。这样,明年夏收作物的总产量就可以大大增加。所以,在这次准备冬种的时候,既要注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又要注意提高总产量,忽略任何一面,都不能达到继续大丰收的目的。

  从许多地方的经验看来,要统一对争取明年夏季丰收的认识,必须从总结今年夏收作物丰收经验着手。在总结夏收经验的时候,可以按大面积的亩产量排队,分析它们中为什么有的是一千斤以上,有的是三百斤五百斤,有的是一百斤以下,各有什么条件,各有什么经验。经过这种总结以后,就可以统一对明年夏季丰收的认识。在这个思想基础上,发动群众讨论,把今年秋后播种的冬麦、杂粮、油菜的计划肯定下来,播种面积和产量指标落实到包产单位。播种面积的计划应该按照耕地的条件、种植绿肥的需要和前后茬口的安排来落实,亩产量计划要在今年夏收实收产量的基础上,增加一成、二成到三成来落实。播种计划落实之后,由下而上的逐级审查、汇总,最后定案。这样,在7月份和8月上半月就可以把播种计划肯定下来,可以在冬播前一两个月就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实现明年大丰收而奋斗。

  另一方面,是物质方面的准备工作。思想方面如果已经提出了明年的丰产的具体指标,物质方面就要按照这个具体指标来准备。分开来说,第一步,要在播种前和播种时就保证不会出现三类苗;第二步,保证播种以后株多、穗多,穗大、粒大。可不可以做到这些呢?可以做到。湖北襄阳专区在这方面已经确定了具体的奋斗目标:第一,消灭白籽下田,施足底肥;第二,深耕,精细整田;第三,播种量适当,作到合理密植。(见20日本报一版)其他地区也有这样的经验:只要水、肥、土、种四项措施执行得好,就可以不出现三类苗,即使出现了三类苗,也能够很快使它上升为二类苗或一类苗。因此,冬播准备工作,也必须从水、肥、土、种几项工作着手。

  经过去年和今年的奋斗,在水利方面获得了伟大成就。但是也必须承认,我们离全国耕地水利化的目标还相差很远,还需要继续大兴水利。特别是已经修起的水利工程,还有不少因为没有修起渠道,或者没有平整土地,而没有能够全部发挥作用。要保证明年夏收作物不受干旱或水涝的威胁,就要把这部分尚未完工的水利工程迅速完工,没有渠道的赶快修筑渠道,没有平整土地的赶快平整土地,或者留出地方,准备重修。留渠道的时候,不要想得太远,留地过多。一句话,首先集中力量把已有的水利灌溉工程搞好,让它真正发挥作用。没有水利工程或者水利工程不多的地方,就要积极兴修。因此,秋收以后,还要开展群众性的水利运动。现在,就要为这个运动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最近几年来,肥料增长的速度是不慢的,因此,接连满足了去年农业大跃进和今年夏季大丰收对肥料的要求,但是,肥料增长的速度仍是跟不上农业发展的速度,今年夏种中肥料就比较紧张,不是满足不了夏种基肥的要求,就是满足不了秋收作物的追肥要求。出现这种肥料紧张状态,主要是所积的肥料的质量不高。因此,从现在起,就要开展群众性的积肥运动,发动群众在秋前积制大量肥料。在积肥造肥中要讲求肥效,要注意提高农民和干部的集肥知识,使他们懂得,不要去使用那种耗费了很多劳动力,没有增加肥分,甚至减少或损失了肥分的积肥和造肥方法。在积肥造肥中还要注意肥料基本建设。养猪养羊养牛马,是发展肥料最重要的基本建设。浙江海宁县斜桥公社安乐大队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坚决完成每亩养猪羊三头的计划,这个队一年就可以为农业生产准备优质有机肥料二十四万四千担,以每亩施八十担计算,就为全队解决了70%到80%的肥料。加上其他肥料,这个队的肥料也就完全解决了。因此,现在立即要贯彻公养和私养并重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发动公社、生产队和社员,多多养猪养羊,多多积攒优质肥料。

  深耕、改良土壤是增产措施之一。今年小麦的产量所以能够在去年基础上,再提高10%到30%,深耕起了一定的作用。今年冬种中,原来耕层太浅的需要加深;原来土层太薄,不宜深耕的,要加工培厚。机械地规定“深耕不到一尺五不种”是不适当的;但是要求下种前尽可能作到普遍深耕深翻,深耕七寸、八寸和一尺左右是比较合理的。要做到普遍深耕深翻,就要提前着手安排劳力、畜力,改良深耕工具。

  种子一定要选好、留好、保管好,并且要留一定数量的后备种子。今年许多地方的经验证明:合理密植的好处是必须肯定的,增加播种量可以直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株数、穗数,缩小行距可以使小麦均匀分布,保持单株一定的营养面积,保证穗大穗多。因此,要留足种籽。为了避免品种单一化,要多留几个品种。大家知道,碧蚂一号是一种优良品种,但是近一二年来,在陕西关中地区,河南中南部已经严重丧失了它的抵抗锈病能力。多留几个品种,即使有一种品种发生退化现象,还不致影响整个产量;另外,品种多一点,收获期也可以不致挤在一个时间内。

  最后,应该积极帮助基层干部,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对冬种工作的具体领导,既要防止强迫命令,也要防止放任自流,要善于把加强领导和群众路线密切地结合起来;我们必须学会这种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我们在明年夏季才能再来一个大丰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