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人民日报社论 >> 人民日报社论66
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
发布时间: 2010-06-04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6-04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

  日期:1966.01.06

  版次:1

  专栏:社论

  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

  毛泽东同志发出开展群众性的设计革命运动的伟大号召以来,得到全国设计人员的热烈响应,化为巨大的力量,促进我国工业生产和建设多快好省地发展。

  今天本报发表的沈鸿同志《产品设计革命必须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的文章,为本报五个月来关于产品设计革命的讨论,作了一个总结。产品设计革命运动,同基本建设设计革命运动,汇成一股革命巨流,荡涤着设计思想中的污浊,使我国广大设计人员的思想获得大解放。“迷信洋人”,不相信自己;迷信“大学问人”,不相信工农兵;迷信“物”,不相信人;迷信“贵”(花钱越多的越好),不相信少花钱可以多办事,……凡此种种资产阶级的、形而上学的、主观主义的、无所作为的观点,受到了批判;在设计工作中逐步树立起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的、符合总路线要求的设计思想。毛泽东思想挂帅的设计思想,是革命的,科学的,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领导、设计人员和工人三结合的。

  设计就是想办法。怎样把我国的工业建筑在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之上,怎样用最新的设备来装备我国的工厂,怎样制造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新产品,这是关系我国能不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能不能在二三十年内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的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没有先进的设计,就不可能有先进水平的工厂和产品。要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水平,首先是设计思想要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正确的设计,是最大的增产节约;错误的设计,必然造成巨大的浪费。同样的工程、产品,设计正确了,可以搞得好字当头,又好又多又快又省;设计错误了,就会搞得少慢差费,就会带来严重的恶果

  今天本报刊登的北京南护城河的疏浚工程,由于修改了不合理的设计,少占四百多亩耕地,并且把一千多亩洼地垫成良田;一条公路的设计,由于缺乏群众观点,却占了一个村庄的一半农田,农民很有意见。可见,设计工作绝不仅仅是一种科学技术工作,从它的主要方面看,应当说是一种具有十分严肃的政治性的工作。

  先进的设计主要决定于技术和知识吗?不对。技术和知识要看是为那一个阶级服务的。技术和知识掌握在帝国主义和资产阶级手里,就成为它们维持反动统治,进行侵略,进行剥削的工具;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人民手里,就成为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武器。所以说,技术和知识决定不了一切,真正决定一切的因素是人,是政治。

  我们强调人的因素,是“唯意志论”吗?不是。那种说法,是不值一驳的现代修正主义者对我们的诬蔑。人是什么?人也是物质,所不同于一般物质的,是人有能够想问题的物质头脑。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思想、道理、意见、计划、方针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不同阶级的人有不同的思想。人有了无产阶级思想,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了毛泽东思想,就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把物质变精神;再把这些从客观事实中正确地概括出来的思想,见之于行动,使精神变物质。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我国设计革命运动的巨大成就,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毛泽东思想威力无穷,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

  一切有志气的革命的设计工作人员,要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用毛泽东思想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让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进一步开展设计革命运动,为我国工业的科学技术水平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