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芝加哥论坛报》8月11日报道】题:在中国,人民爱国,但是不喜欢目前的体制(露西·科米萨尔发自西安)
30岁的孙家伟(音)是一家盘条厂的工程师。他的公司有一部分产品找不到销路。3年前,一位在深圳经济特区开公司的朋友说,他能利用这些找不到销路的产品。孙写了一份长达40页的报告,交给了副经理。
这位官员连看都没看就将报告转给了另一个办公室,在那里很快就被遗忘了。
一位在西安教英语的美国人说,他看到“象这位朋友这样的人(他们想得到做些事情的责任和刺激)同地位牢固的小官僚和领导人之间有很多冲突”。
中国领导人推行的经济改革,必须正视这种冷漠的局面及压制有创造性和雄心的人的那种反对进取的现象。
这位教师说:“大多数学生热爱他们的国家,他们非常爱国。他们不喜欢这种体制。你什么都不能干。你得任凭单位摆布。除非领导允许,否则你什么事也不能做。”
大学毕业生有“铁饭碗”,永远不会失业。但是,有时他们无事可做。
体力工人也是一旦找到工作,就永久地干下去。管理人员不必抑制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很少有什么积极性。这是外国公司在中国存在不下去的祸根。
加拿大一家航空公司每周有一次班机在中午12点40分离开上海,正好在工人的3小时午饭休息时间。该公司支付大量的机场服务费,但是还得用外国香烟向行李和货物搬运工行贿,使他们为那个航班服务。
一些新的试验正在试行改变这种体制的新方法。
但是,中国人必须克服一种长期的文化传统才能改变工人和专业人员的态度。美国人说:“捷足先登”,而中国的谚语是“枪打出头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