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参考消息》 >> 太阳黑点:时弊种种
中国农业出现令人忧虑的现象
发布时间: 2009-06-16    作者:江河水    来源:《参考消息》 1987-11-20
  字体:(     ) 关闭窗口

  【香港《金融日报》11月20日文章】题:中国农业面临的问题

  赵紫阳在十三大的报告中特别强调农业的战略位置,而粮食生产则是关系全局的一个基本点。据估计,全国对粮食的需要,1990年时最低标准是4500亿公斤,以今年可能达到的4000亿公斤为基数,每年需递增150多亿公斤。能否达到这个增长速度将是一个重大考验。 

  农业改革已踏进了第九个年头,在这段期间,农村改革迈了三大步。 

  这些变化使农村整个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收入迅速提高,1984年粮产超过4000亿公斤,达至历史上最高水平。 

  不过与此同时,在种植业中亦有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出现:首先是粮食产量增长下降,出现停滞,1985年下跌至3790亿公斤,今年估计只能回升至接近1984年的水平。其次是耕地减少,六五期间共减少3600万亩,1986年又减900万亩。还有是忽视农田基本建设,生产性投资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灌溉能力萎缩。最近5年,有效浇水地减少了5l00万亩,在1985年中,仅此一项即损失粮食不下100亿公斤。 

  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土地分散问题:据典型调查,每个农户平均只占有耕地8.85亩,分割为9块以上,经营效率难以提高。农村工业品价格上涨幅度大:近年的涨幅超过以往30年的总和,1985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种植业的生产成本亦大幅上升。 

  统派购制度的变相恢复:粮食价格偏低,致令种粮农户的平均回报远低于种经济作物及经营其他非农产业,农民始终不愿种粮食。名目繁多的土政策:对冒尖户的摊派,苛捐杂税,甚至比各项农业税还高出数倍,导致专业经营的大户有逐步收缩的趋势。 

  农民不愿放弃土地,让其他人承包,农户兼业化倾向强烈,但专业化程度却很低。 

  农民有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是求富,因此会积极搞副业及非农产业;另一方面是求稳,在变幻莫测的经济环境中,为了减低风险,他们又会保住土地的使用权,不愿将土地转包出去,要抓住最后一点保障。据估计只有约1%的耕地已完全转让,而2%至5%则被闲置。农民在实践中的总结是:务农求稳,务商务工求富。这种状况直接导致土地难以集中到种田能手手中,规模经济效益无法达到;土地生产率及粮食商品率都无法提高。 

  当前农民既不愿放弃种田,但又不愿下功夫种好田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关键之处在于如何确立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减低农民转业的后顾之忧。 

  另外,农村政策应允许农民选择及制造各种土地转包形式,鼓励土地的集中经营,防止土地荒废。同时要创造有利条件使专门从事耕作的农民能有适当的回报。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