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长廊 >> 时代英模 >> 英模事迹
山路弯弯——记山西省静乐县双路乡卫生院防疫员王元林
发布时间: 2010-07-09    作者:李建斌 杨荣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7-09
  字体:(     ) 关闭窗口
  清晨4点半起床准备疫苗及接种所需物品,5点从家里出发,翻了两座山,不到8点,来到了十几里外的窑子上村一户姓赵的人家,给9个月大的孩子接种了流脑疫苗。8点半动身前往元洛村,1个半小时后,给该村一名4岁的孩子送来口服糖丸并看着孩子服下。这时,这家人正要吃早饭,女主人留他一起吃。饭后给村里一名感冒发烧的妇女打了针,观察半小时后上路回家……算下来,这一天,他足足走了50里山路。

  这就是山村防疫员王元林一天所走的路程!

  和共和国同龄的王元林,是山西省静乐县双路乡卫生院防疫员。自从1973年当上防疫员,37年来,王元林凭着双脚,步行10万余公里山路,接种疫苗20多万人次。双路乡山路弯弯,弯弯山路满是王元林的脚印和汗水。

“一个不能少,一针不能落”

  1973年卫校一毕业,王元林就被分配到双路乡卫生院从事防疫工作。站在卫生院简陋的院子里,想起小时候发生在附近几个村里,致使20多人死亡的霍乱疫情,王元林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规矩:疫苗接种一个不能少,一针不能落!

  王元林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但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又一盆冷水:“娃娃们”怕疼,看到他就跑;大人们也不积极,“那么一点针,打了就能管大病,那不是哄人哩,娃娃们不愿打就不打吧”;有的甚至有怨言,当面骂王元林“就你多事”。

  一段时间,王元林整天在各村转,给大家讲防疫知识,说打疫苗的好处。许多人听后觉得,打了总比不打强,就把孩子们拽回来,让他打。也有个别的,不管王元林来几趟、怎么说,就是不愿意。兰家山村的向来平就是其中的一个:“只有得病了才打针吃药,自家的娃娃活蹦乱跳的,打什么针,吃什么糖丸?!”实在没办法,王元林只好请来村干部和向来平同族的长辈,硬是给孩子打了疫苗。怕有异常反应,王元林这一夜就住在村里,晚上10点了还去他家里问娃娃有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向来平终于被感动了:“你待娃娃比俺还上心,以后你说咋办就咋办!”之后,他不仅主动叫来娃娃打针,还和王元林成了好朋友。

“防疫不是件小事,责任比大山还大”

  王元林有3件“宝贝”:一件是冷藏箱,十几公斤重,里面放满了冰块,冰块中间摆放着当天要打的疫苗。一件是“接种行程表”,哪天去哪村哪家,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每次接种时预约下次接种的时间,自己方便,村民也方便。一件是上衣口袋大小的“密电本”,上面记录着全乡娃娃的名字,他们父母的姓名、联系电话,曾接种疫苗的名称、时间、地点,以及疫苗的批号、有效期、产地和生产日期等。这样的“密电本”,王元林整整记了37本。他说:“以前是留个资料,现在年龄大了,怕落下,就全靠它了!”县疾控中心主任赵建清介绍说,“行程表”和“密电本”是老王自己制定的接种流程,和上级统一印制的黑皮大开本记录本相比,老王的更实用,条目更详细。

  为及时掌握新生儿出生情况,使新生儿在最佳时段接种疫苗,王元林经常到各村小学和娃娃们交朋友。“谁有弟弟、妹妹就告诉我。”“就不说,说了你就要给我弟弟扎针,可疼哩。”“放心吧,不会疼!”说着,王元林就背起“三件宝”上门看望新生儿,为新生儿制定疫苗接种计划。

  王元林看来,“防疫不是件小事,关系着千家万户幸福生活,责任比大山还大”!他说:“接种疫苗打的是‘良心针’,自己的一点小闪失,可能给一个娃娃带来一辈子的痛苦!”

  下双路村的刘英俊女儿早产,出生时体重仅有3斤多,体弱多病。刘英俊抱着孩子到太原看了几次也不见起色,思来想去,觉得可能是没打疫苗,要求王元林尽快打。王元林认为孩子体质太弱,得先加强营养。刘英俊不满地说:“别人家不着急,你急着给打;俺们想打,你却不给打。”王元林反复给她讲免疫保健知识,直到2个月后孩子的营养状况有了改善,才打了疫苗。这期间,王元林跑了她家6趟,感动得刘俊英常说:“王元林为俺娃娃操碎了心!”

“苦点累点没啥,换来娃娃们健康,值”

  双路乡有个北黄苇村,离卫生院20里路却仅有两个小孩需打防疫针,王元林不嫌路远,每个月至少跑两趟。朋友劝他说:“只两个娃娃,让到卫生院打算了。”“不行!”“跑这么长的山路,太苦太累了!”“我苦点累点没啥,换来娃娃们的健康,值!”王元林笑着说,每月照样步行到北黄苇村给两个娃娃打针。

  “跟着他吃苦受累也就罢了,担惊受怕可真让人受不了!”王元林的老伴李桃枝说起这些就直抹眼泪。

  2006年6月的一天清晨,王元林去北黄苇村接种疫苗,走到一个叫红坡的陡坡时,忽然下起大雨。红坡下雨是件可怕的事情:红土见水就变成红胶泥,红胶泥粘在鞋上,像溜冰鞋一样滑。王元林小心又小心,还是滑倒碰在一块石头上。这一滑一碰给他留下了终生的伤痛,到现在,他左腿已蹲不下去,走起路来关节处还嘎嘎地响。

  因为是“小集体”人员,王元林每月60元挣了20多年,直到两年前才涨到370块钱,日子过得很艰难。上一辈留下的老房子一住就是40年,破败不堪。十里八乡的人都感激他的好,同情他的苦,总想找机会帮他一把。去年住同村的女儿家盖房子时,周围的人都来帮忙,没人要过1块工钱。王元林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大伙帮我,我也要报答大伙。只要还能走得动,我就要一直干下去,直到死!”

    1. 真水无香——追记云南景谷纪检监察干部刀会祥
    2. 坚持人民性,司法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