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田兆运、林利栓)截至北京时间4日17时许,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在太空运行77圈次,为这次任务实现多项技术创新的测控通信系统整体运行状态良好,为天宫一号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副总设计师、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谢京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针对天宫一号及后续交会对接任务高精度测定轨、高频度导引控制、双目标测控管理等新需求,科技人员精心设计完成了测控通信系统总体方案、系统间接口设计等,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将设备更新换代,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整个系统以全新状态参加任务。
谢京稳介绍说,主要创新点包括:设计了陆海天基测控通信系统和天地基紧密协同的测控通信工作模式,建立了新的天地基测控系统协同工作机制,在天地基资源的综合分配和优化使用、飞控中心飞控策略的安排等方面都设计了新的工作模式;利用有限的测控通信资源实现了在两天时间内通过多次轨道控制完成飞船的远距离导引任务,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确保空间环境异常情况下远距离导引精度指标的要求;将空间碎片预警与规避控制工作纳入正常飞控流程,确保飞船和目标飞行器在轨安全运行;全面使用了一体化的试验信息系统提供任务支持。
谢京稳表示,为圆满完成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及两个飞行器交会对接期间的远距离导引控制、复杂飞控过程操作管理等任务,测控通信系统做了多方改进,相信系统能以最佳的状态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任务提供有力支持。
巧织天网保“天宫”
——测控通信系统总体技术协调人员工作侧记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田兆运、林利栓)当举国上下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在太空飞行的天宫一号上时,他们是远离鲜花和掌声的幕后无名英雄。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飞控大厅里、在技术协调室、在通信业务协调室等地方,处处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王瑞军、彭利文、刘世勇、郝玉涛、张凤仙、张兵山……这一个又一个很少为外人所知的名字,所肩负的却是保证天宫一号测控通信系统良好运行的千钧重担。
他们是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的总体技术协调人。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参与完成者,他们熟悉各自分管系统的整体构架和各项环节。在天宫一号及交会对接任务中,他们虽然不直接参与操作,却要作为任务保驾护航人员在各个关键岗位上发挥作用。
工程师刘世勇是飞控大厅总体技术协调人,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轨道专家组里最年轻的专家,他的重点工作是要完善对各过程的计算分析,以保障与各相关单位顺利开展总体技术协调工作。
从天宫一号发射进入准备状态开始,他就时刻监视着显示屏上的各种数据,了解和掌握运载火箭、天宫一号和发射场区设备的技术状态。在火箭点火、起飞的那段时间里,他全神贯注地盯着不断更迭的数据,从密密麻麻的数据中判断着火箭飞行轨迹的状态。随后,他还要根据火箭关机点的参数和天宫一号入轨初期的地面测量参数,判断天宫一号是否正常入轨,并据此开展后续技术工作。
高级工程师张凤仙的岗位在飞控大厅旁边的通信业务协调室。他要关注的是通信网络的全网运行和天地通信质量情况。所有的通信信息都在这里汇集,语音调度和图像的质量可以直观地听到看到,天地通信机房中的IP网络管理系统以及所有计算机上的数据都能帮助他把握通信状态。
通信系统早已调整到了最好的状态,现在的任务就是确保这种状态。万一电路出现异常,抢代通方案会立刻出马;万一设备出现异常,应急预案就必须启动。对张凤仙来说,发射成功,只意味着通信成功完成了一部分工作。在天宫一号运行的两年时间里,要自始至终保证它与中心、测站的良好通信状态。
与飞控中心近在咫尺的中继卫星控管中心的技术协调人是郝玉涛,通过计算机和四块屏幕,他正密切关注着首次正式投入使用的天基测控通信系统──中继卫星系统的工作状况。
火箭发射时,中继卫星终端还在沉默,直到天宫一号在火箭的托举下进入轨道,中继终端才开始加电,中继天线缓缓打开。郝玉涛的心情也一点一点地随着中继卫星工作的行进舒展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