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善意 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我们寄希望于一千七百万台湾人民”“我们伟大祖国的美好前途,既属于我们,也属于你们”……《告台湾同胞书》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台湾同胞的真情和善意。
这真情和善意贯穿了30年来大陆的对台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作为发展两岸关系的根本归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中即明确提出:台湾同胞不论是台湾省籍还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国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我们党和政府各有关部门,包括驻外机构,要加强与台湾同胞的联系,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关心、照顾他们的利益,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十三亿大陆同胞和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理解、信赖、关心台湾同胞,将继续实施和充实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依法保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郑重宣示,再一次证明了大陆方面的善意和诚意。
以人为本,为民谋利,就是要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这一方针落到实处。近几年来,我们看到了造福台湾同胞的新政策新举措不断出台,看到了大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主张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积极成效。尤其是2005年至今,祖国大陆有关方面出台了超过70项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其中,仅2006年以来,在国共两党有关方面举办的4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大陆方面就公布了58项相关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涵盖了便利台湾同胞来往大陆及在大陆居留、就业、就医,提供台湾农民、渔民向大陆销售部分水果、蔬菜、水产品的优惠,扩大两岸农业交流,缓解台资企业投融资困难,以及宣布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大陆同胞向台湾同胞赠送大熊猫等。
推动协商 两岸关系迈入和平发展轨道
《告台湾同胞书》呼吁两岸进行商谈对话。
1987年两岸交流开启大门之后,两岸同胞往来中衍生的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由此,海基会、海协会先后于1990年、1991年成立。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为两会商谈奠定了政治基础。1993年4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高层人士首次以民间名义进行的公开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此后,双方又举行了20多次不同层级的商谈。1998年10月,“汪辜会晤”在上海举行,拉开了两岸政治对话的序幕。
正当人们期待两岸对话向更高层次发展时,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致使两会商谈被迫中断。2000年5月民进党上台,8年的时间里,台湾当局推行“台独”路线,否定“九二共识”,致使两会商谈完全停摆。
面对这种情势,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这两个对两岸人民负有重大责任的政党行动起来,开启了两岸政党交流,逆转了被“台独”分裂势力恶化的气氛。
2005年春,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率团访问大陆。胡锦涛总书记分别与他们举行会谈,达成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等重要共识,向世界显示了两岸中国人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彼此分歧,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在两岸同胞锲而不舍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3月后,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访问大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吴伯雄举行两党领导人会谈。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复谈,融解9年的坚冰。7月,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和两岸周末包机启动。8月,奥运一圆百年梦,两岸儿女同荣耀。11月,两会领导人首次在台北举行会谈,两会制度化协商迈出重要一步。12月,两岸直接“三通”基本实现,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成功抵台,两岸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岸关系在2008年不断跨越新的里程,充分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利益,是历史的正确方向。而在协商谈判这条必由之路上,我们应该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推动两岸关系在和平发展的光明航道上扬帆远航。现在,我们已经沿着这个方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第二步,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定走下去。
“道路已经打开,方向已经明确。我们愿和台湾各界朋友一道,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持续不断地把两岸关系推向新的水平,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