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防史 >> 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
军队和武警部队为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积极作贡献
发布时间: 2010-02-28    作者:李宣良    来源:新华网 2010-02-28
  字体:(     ) 关闭窗口

  在支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过程中,军队和武警部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的决策指示,满怀对灾区群众的深厚感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援建学校医院、抢运建材物资、抢修交通水利设施、帮助安置受灾群众生活等任务,为灾区的恢复重建作出积极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进一步密切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军委、总部将援建学校作为军队和武警部队支援灾区恢复重建的重点项目。2008年6月,军委决定参加抗震救灾的军队有关大单位和武警部队,在四川、甘肃、陕西地震灾区援建8所学校和1所康复中心。海军、空军、二炮、兰州军区、济南军区、成都军区和武警部队闻令而动,按照军委、总部的部署,迅速启动这一特殊的爱心工程。2009年9月1日前后,已有7所援建学校竣工交付,另一所也将在今年3月1日新学期开学前交付使用。援建的新学校既安全牢固、美观大方,又方便实用、适合教学生活,成为灾区学校恢复重建的示范工程和精品工程。学校投入使用后,各援建单位又指定部队与学校建立长期共建关系,帮助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激发学生求知报国的热情。各部队还积极主动援建公益事业,建设完成或正在加紧建设一批敬老院和幼儿园。

  驻灾区部队充分发挥优势,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9年春节前后,按照中央军委命令,成都军区紧急出动3491名官兵、1167台车辆,历时一个多月,行程1261万公里,在川渝黔陕92个县、1000多个装卸点,抢运装卸建筑材料13.7万吨,满足了灾区恢复重建的需要。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各部队将帮助灾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成都军区驻灾区部队和四川省军区系统,积极支援“四川省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帮助灾区群众搭建帐篷、修建过渡房和永久性住房,共援建群众安置点270个,组织专业力量爆破清除城镇高危建筑190余处,恢复损毁沟渠、堰塘等农业基础设施700多处,协助东方汽轮机厂等10多家工矿企业提前恢复生产。

  交通水利设施是恢复重建的“命脉”,也是军队专业部队大显身手的领域。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克服余震不断、泥石流频发、施工条件恶劣、工期紧张、安全压力突出等困难,先后完成了都汶公路尾水桥、电站枢纽、引水隧洞、厂房等6个重点部位、17个大项的抢修任务。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经过官兵们的艰苦努力,映秀湾水电站3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

  各部队本着对灾区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像建国防工程一样建援建工程。日前,第二炮兵工程技术总队组织由工程技术、质量监督、纪律检查等相关人员组成的工作组,对在四川绵竹灾区承担的12个建设项目进行了质量检测。地方政府和用户单位普遍反映,部队援建的工程质量过硬,设备运行平稳,技术状况良好,没有发现任何遗留问题。

  在地震灾区实施紧急救援之后,军队医疗卫生系统通过人员培训、技术辅导、装备移交等方法,给灾区留下了“不走的医疗队”。仅成都军区就为灾区乡村卫生院(所)捐赠价值1000余万元的医疗器械和药品,组织千余名医护人员进村入户巡诊治病50余万人次,派出3批52名专家到灾区展开心理咨询服务,深受群众欢迎。

  军队和武警部队广大官兵始终牵挂着灾区群众,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捐助活动。成都军区官兵先后为灾区群众捐款2680万元,捐衣物20余万件。二炮官兵仅在2009年12月就为灾区群众捐款1500多万元,扩大了火箭兵“1+1”捐资助学活动规模,把温暖送到了灾区群众的心坎上。

    1. 推进科技兴军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实践
    2. 从“三大规律”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3. 自主创新推动军队建设新跨越
    4. 创新,军队核心竞争力
    5. 习近平首次系统阐释“军队创新”思想 学者解读三大要点
    6. 增强军队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性
    7. 总部为军队应急工程建设开辟“绿色通道”
    8.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
    9. 独臂英雄丁晓兵:有人毁于欲望 损害军队形象
    10. 何 雷:依法履行军队使命 坚决捍卫国家安全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