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境外当代中国研究
汲取孔子智慧 寻求平衡与和谐
发布时间: 2010-11-11    作者:陈叶军    来源:人民网 2010-11-09
  字体:(     ) 关闭窗口

  历史不是事件的结合
  ——我们的社会是智慧和理念的传承

  我们应当从我们自己的经典和传统中汲取智慧。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我们的信仰和我们的文化是如何发展而来的。信仰并不是一个静态的东西,它在不断地演变,不断地发展,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实际上我们的社会是基于智慧和理念的一个传承。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不会流于自大,不会以为21世纪就代表人类的历史,认为人类的历史从2000年才开始。其实我们每一个社会都可以从我们自己的智慧、社会、哲学方面传承中汲取精华,而这些传承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了,这样才可以了解我们的过去,指明我们的将来,这才是历史的真实面貌。历史就不仅仅是一些事件的结合。比如说在中国,要这样做我们就要去学习孔子的智慧,也要去了解道教和佛教的经典和传统。
  当今全球化的世界,我们享有巨大的机遇来创造物质财富,这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也感到非常的庆幸。但是我们还需要创造一种价值观,一种原则观,我们要了解到事物不仅仅是以物质财富为基础的,这种工作迫在眉睫,必须立即开展,当然宗教信仰并不是价值观的唯一源泉,好多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但是他们也会同样表现出强烈的悲天悯人的思想。但是宗教信仰可以发挥均衡的作用,一端是我们面临的机遇,另外一端是这种机遇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宗教信仰可以在这两端之间实现平衡,让我们时刻记住,我们不仅享有权利,也承担义务。我们对于其他人都负有义务,不仅要享受自己的权利,也要为其他人负责。
  这方面鲜明的例子就是环境保护,我们都知道我们要为未来的子孙保护好环境,这方面我们有巨大的责任,要保护环境,不要过度的破坏环境,这样才能对我们子孙后代负责,在这方面,宗教信仰可以给我们一种自律,让我们不要沉迷于自我,那么可以激发我们的良知,让我们学会宽恕,让我们忘记复仇或者绝望,可以敦促我们采取善良的行为,虽然有时候我们会受到诱惑,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宗教信仰抵制这些诱惑,这也是我们要提出最基本的问题,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同时它也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地有意义,更加地有清晰的目标,这让我们明白在我们追求个人发展同时,也要为其他人负责。
  无知是冲突的根源
  ——知识、理解促进和平共处

  布莱尔表示,这一点实际上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我们要鼓励、促进、推动跨信仰之间的和谐与理解,这样就需要拥有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拥有更多的理解,就更有希望实现和平的共处。我们不知道的事实,我们常常会感觉恐惧,而在我们不理解的事实面前,我们也会固步自封,所以我们常常会出现无知的现象,这种无知正是冲突的根源。所以我们不仅要创造一种跨信仰之间的感受,更重要是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合作,实现共处。
  如果他们能直接和不同信仰的人沟通,特别是通过网络的话,这种变化的力量是非常惊人的,今天这变化的力量就是来自全球化,而这种力量不是政府主导,而是人民推动,因为只有当人民获得了这样的技术,整个世界人民就会更加开放,这也是整个世界带给我们的机会。
  布莱尔表示,要想实现世界的和平和繁荣,唯一的方法就是我们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精神去驱动。不管什么形式的宗教,什么样的信仰,都回应了人类精神和人类所处的事实的一些根本的问题。而与宗教相辅相成的哲学,实际上是诠释了这些价值观,团结的价值观,相信其他人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力的价值观。
  推动全球的平衡与和谐
  ——信仰和宗教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布莱尔说,信仰和宗教的力量,能够促进一个和谐社会的建立,同时也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这些信仰能够告诉我们如何实现自己的责任,同时发挥自己的权利。在21世纪最重要、最应该反思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推动全球的平衡与和谐。我们在今天这个世界已经看到这个情况,看到中国正在推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建立,大家都在推动平衡,不管是哪一个领域,这种大的政治上的冲突,在21世纪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很重要的取决于不同宗教不同信仰的人如何相处共存的问题。
  要确保和谐,不仅存在于一个社会,而且在不同文明之间也存在。那些抱有信仰的人应该接受这样一个实施,那就是每一个人都享有权利参与,而这种参与的权利必须要尊重事实。今天大部分的国家不仅抱有一种信仰,而且他们拥有更多的宗教传统,而且每一种的信仰不应该试图去控制,或者居高临下于其他的文明。
  布莱尔表示,他真诚地希望这次北京论坛能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中国的角色,实际上中国正在不断的重新寻找自己的作用,建立在悠久历史之上,中国有非常深远的文化和哲学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为全球寻找答案,也可以帮助我们回答这个时代的其他问题。相信本次论坛在过去几天,以及未来作出的努力,对于我们这个世界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也带给我信心和乐观的精神,我们所面临的这些挑战,我们人类都能够共同应对。
    1. 英国对中巴边界谈判的外交干涉及其失败
    2. 英国卡梅伦政府对外政策与中英关系发展
    3. 习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英双方达成的成果
    4. 中英携手迈向“黄金时代”
    5. 中英关系迈向“黄金十年”
    6. 中英联手打造两国关系“黄金时代”
    7. 开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
    8. 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开启了
    9. 不只是教育的冲撞
    10. 英国多位学者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应对发展瓶颈底气足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