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中美共同努力研究中美关系史提议书
友谊是靠相互理解来增进的。如果美国人民能够看到中国人眼里的美国,而中国人民也能够看到美国人眼里的中国,那么我们就会逐渐趋向一个共同的看法。我们也要认识到美国人和中国人彼此间对以往关系看法的分歧。上海公报的形式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相互理解是一个值得达到却又难于达到的目标。每一方都必须了解一些新的事实。这可能最终导致修正某些老观点。但其过程必须是费力和缓慢的。
然而我认为共同努力的时刻已经到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发展和美国科学院诞生两百周年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下列建议仅仅是我个人的,只想促使事情发展并开始着手讨论。
1.两院须就中美关系史建立某种关系,或许第一步应该建立一个由每方两至三人组成的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可以非正式的方式交换信件并且最终安排一次会议。他们可以发展举行研究讨论会的相互一致的计划。
2.有了某种必要的组织以后(即使是非正式的),我们应该考虑交换、翻译和出版这方面的研究论文。每一篇研究文章都应译成另一方的语言,以便这类论文集能够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出版。如果这些书籍被精心出版教育我们两国的人民,他们将极力促进这方面研究的发展。除单独出书之外,可以两篇或四篇一批分别以中文和英文发表在中国和美国的学术刊物上。
3.当出版变得更可行时,就具备了良好的机会进行进一步的会谈,甚至创办定期刊物或者丛刊(书)。
4.如果这些努力证明对历史学家是有兴趣和有启发的,那么就应从基金会或者我们赞同的其他来源寻求经济支持。
5.在美国方面可以从现有的美国一东亚关系委员会得到见教和合作。这个委员会正在美国外交关系史学会的赞助下开展一项国家计划。
许多题目都是令人感兴趣的,还有许多是引起争论的。也许将两世纪交往的初期作开端最为适宜。
费正清
1981年1月19日
二、解读
费正清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他在中美关系问题上,一直持较为明智、中允的态度。“文革”结束后,中美学术交流逐步展开,费正清于1981年1月同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慎之会面,提出组织中美关系史合作研究的方式方法,并拟就《中美共同努力研究中美关系史提议书》。同年3月25日,美国科学院东亚及大西洋地区研究会主席许华茨以美国科学院院长米尔顿·卡茨的名义将此提议书函寄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宦乡。中国社科院对此相当重视。此函及提议书翻译后,又由赵复三于4月15日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刘大年,要求近代史所就如何答复许华茨提出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