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农业为基础,优先发展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重视基础设施建设(1949-1978)。新中国诞生前夕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所制定的《共同纲领》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这一选择首先来自一百年来中国追求近代化、现代化的足迹。我国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是由于这一方针基本适应了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由于兴建这些基础工业投资多、周期长、资金回流慢,建设起来困难重重。外国资本不肯建,中国私人资本建不起,国际环境又相当恶劣。20世纪50-80年代的工业化建设有从以下特点:
(一)通过社会主义制度集中财力、物力、人力,优先发展重工业。
(二)以政治激励为主,建设规模和速度与国力平衡困难,变动曲折、波动大。
(三)企业生机与活力不足的问题愈益凸现。
二、从三个层面改革与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实现开放型经济的战略转变(1978-2009)。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我国依靠改革开放,撬动了工业化的全面高速发展。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11届3中全会,做出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拉开了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与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序幕。从此开始了近30年改革开放中的工业化。工业领域的改革主要在企业、政府、行业三个层面上进行。同时实现了开放型经济的战略转变。
三、60年工业化现代化建树
(一)建立了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传统工业部门填补缺门空白,新兴工业部门迅速建立发展。至20世纪末,联合国制订的《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所列的所有工矿业门类,中国已全部拥有。
(二)工业生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1953-198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按不变价格计算,我国2007年的工业总产值为1978年2401.7%。
(三)工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已成为人们共同的关注。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消化吸收相结合,明显提高了重点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四)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城市人口由1949年占全国人口的10.6%; 2007年上升到44.9%。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五)国际地位上升。工业化使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制造业大国地位初步确立。
我国工业化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经济粗放型增长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工业技术来源过多依赖国外、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比重偏低。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短缺,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21世纪初,正值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向后期阶段过渡的时期。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从1949年到2009年,中国人民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奋斗了60年,将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初步工业化、现代化国家。其中的艰辛曲折、经验教训、伟绩丰功都将以浓墨重彩载入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史册。
工业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标志着人类适应和运用自然能力的极大增强,它带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社会化,为国家富强和人民生活幸福奠定物质基础。世界历史证明: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广阔的国家,要屹立于世界之林,不实行工业化只能是梦想。毛泽东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等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60年来,政治经济社会经历了诸多变迁与曲折,但是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始终不渝;各级规划、计划存在着分歧,但是追求工业化、现代化的方向是一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战略任务之一,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965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申这一目标,并提出了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志向;1978年以来,继续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60年来,我国在十分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工业发展速度总体位居世界前列,于20世纪80年代初基本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于1991年基本跨过第一个转折点,即由工业化的前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3];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化阶段。[4]
回顾60年工业化历程,中国从本国国情出发,走了一条有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一、以农业为基础,优先发展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重视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