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行业经济史
从公茂机器造船厂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隐匿敌产”企业的改造
发布时间: 2020-06-24    作者:陈碧舟 龙登高    来源:中国经济史研究 2020-01-15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私营企业的演变过程是当代企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五反"运动后,曾隐匿日伪财产的私营企业——上海公茂机器造船厂受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较彻底地清查而被定性为"隐匿敌产"企业,并由交通部接管成为国营企业。接管后的公茂机器造船厂进行了资产清点和债务清偿,又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在公茂机器造船厂基础上成立的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第二船舶修理厂确立了新的治理结构,其生产模式逐步摆脱了公茂机器造船厂时期的经营惨淡状态,企业绩效得到了稳步提升,为最终转变为上海港口机械制造厂构建了基础。案例表明"隐匿敌产"企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一般路径为:定性、没收、接管、转为国家投资。

  全文见附件

  1. 从公茂机器造船厂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_隐匿敌产_企业的改造_陈碧舟.pdf
  1. 民主主义劳资关系之命运
  2. “五反”运动后劳资关系的国家调节
  3. 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人福利问题探析
  4. 郑有贵:公有制的建立是新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基石
  5.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民众基础
  6. 沈雁昕: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必然性的认识发展过程
  7.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再反思
  8. 进退的张力:农村小商小贩社会主义改造研究(1954—1956)
  9. 20世纪50年代上海民间职业剧团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
  10. 梁柱:风起潮涌的一九五六年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