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经济运行史
2009年: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发布时间: 2010-01-10    作者:孙承斌 邹声文 贾楠    来源:新华社 2010-01-10
  字体:(     ) 关闭窗口

坚定沉着战狂澜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纪实

   一年多前,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迎面袭来,我国经济发展遭遇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困难。面对严峻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沉着应对、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率先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重要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骄人的中国答卷,离不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辛奋斗,也凝结着党中央的智慧和心血…… 2010年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河北省三河市农村考察。这是胡锦涛在三河市李旗庄镇查马坊村村民张福泰家中同一家人亲切交谈,向他们祝福新年。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2010年1月1日,14时30分许。几辆面包车驶出中南海西门,转上长安街后一路向东疾驶……

  新年第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上午出席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后,下午便冒着严寒前往河北农村看望慰问干部群众,就巩固和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行调查研究。

  一年多前,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迎面袭来,我国经济发展遭遇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困难。面对严峻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沉着应对、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率先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重要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骄人的中国答卷,离不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辛奋斗,也凝结着党中央的智慧和心血……

  见微知著,果断决策

  风起于青蘋之末。面对国内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国际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国的决策者始终保持着一种清醒、一份冷静。

  早在200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就强调: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高度重视并及时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2008年6月13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正在举行。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会议。

  此时的中国,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刚刚一个月,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任务十分繁重,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筹办工作已进入最紧张的阶段;

  此时的世界,美国次贷危机正在不断加剧,国际经济环境中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巨大的阴影正在世界的另一端聚集……

  胡锦涛总书记再一次告诫全党:“既要正确估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又要充分认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积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充分准备。”

  调研、座谈、研究、决策……中南海的工作节奏,一如既往地紧张而有序。

  在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一系列座谈会、研讨会的基础上,7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关键时刻召开的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深入分析挑战和困难的基础上,强调要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把握好调控重点、节奏、力度。

  进入9月,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

  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金融危机集中爆发并迅速向全球蔓延,世界经济陷入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起始于太平洋对岸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面临一浪高过一浪的巨大冲击,我国经济增长下滑态势越来越明显。

  各方面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迅速汇集中南海——

  作为外贸依存度很高的开放经济体,我国外贸出口增速大幅回落,月度统计甚至连续出现负增长;

  订单减少、工厂停产,许多工人失去工作,大批农民工不得不提前返乡;

  企业效益下降,财政收入减少,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

  疾风知劲草,砥柱立中流。

  分析、研判、决策……党中央、国务院密切关注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缜密思考着应该和可能采取的应对举措,不断作出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展现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一项项举措迅速出台——

  9月起,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10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形势,研究应对措施。会议决定,召开经济情况通报会,向各省区市、中央各部门和军队各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通报国际金融危机和有关工作情况。会议还决定,成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小组。

  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11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再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经济形势,部署相关工作。会议认为,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审时度势、抓紧时机,采取坚决果断措施来加大调控。会议决定实施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防止经济增幅过快下滑作为宏观调控着力点,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带动实施总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两年投资计划;在稳定外需的同时大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会议还决定召开一次全国性会议,通报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同心同德抓好贯彻落实。

  危机之初,未雨绸缪;危机袭来,果断出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容不迫、沉着应对,引领着中国这艘巨轮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具体措施。11月10日,省区市人民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统一思想,共同行动,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迅速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11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又一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明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此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提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阐述了做好2009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原则。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全面分析了经济形势,阐明了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具体部署了2009年经济工作。

  “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次会议作出的全面而系统的部署,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规划了详尽的蓝图。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在不断丰富、完善——

  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等10项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先后公布,涉及范围之广、政策力度之大、决策效率之高,前所未有……

  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大规模结构性减税,科技、民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重大工程相继开工……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多个区域振兴规划相继得到批准……

  举国上下,共克时艰。各方面都在紧张高效运转——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情况的报告,围绕4大专题分赴全国各地调研,以富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

  全国政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调研,召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专题协商会,提出的许多意见和建议引起中央高度重视……

  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政策相继出台,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蓬勃壮大的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全面推动司法体制改革,全力化解社会矛盾,连续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措施,政法工作努力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贡献……

  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为战胜困难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随着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我国经济形势开始逐渐好转,到2009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当季已达到8.9%。中国经济的航船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惊涛骇浪,奋力实现了“V”形反转……

    1. 1954年中共中央再提解放台湾之探源
    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对“包产到户”的认识和态度
    3. 中共中央召开专门会议 对照检查八项规定落实情况
    4.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5. 中共中央电唁金正日逝世
    6. 中共中央发出通知 部署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
    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8. 中共中央致电祝贺古共六大召开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春节团拜会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