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与建设齐飞 环境共发展一色
——在广元市利州区全国低碳发展研究
与示范基地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非常感谢广元市和城市发展与环境所的领导邀请我参加这个座谈会,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刚才听了各位与会专家和广元市、利州区领导的发言,确实使我很受启发和鼓舞。
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广元市通过坚持低碳重建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为后发地区的低碳转型探索出了一条成功路子,对推动低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利州区的几组数字可以看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仅不矛盾,而且能够相互促进。套用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叫“低碳与建设齐飞,环境共发展一色”。
现在,人们对生态环境、空气质量越来越重视。我之所以连续三年在政协会议上提出春节禁放烟花爆竹的提案,除了因为这种风俗与现代化城市不相适应,极易引起火灾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之外,还因为它往往导致严重的噪音和空气污染。特别是今年开展PM2.5监测以来,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到国家发展战略上,就应当一切从国情出发。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比如,把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让汽车进入家庭,这与我国国情并不符合,对土地、水资源、环境、交通和能源的安全,都是很大的挑战。
最近几年,我国清洁能源的生产能力和产量突飞猛进,但大部分产品出口,自己用的不多。在这种背景下,广元市普遍使用太阳能、沼气、煤改气发电供热,大力推广节能灯、污水处理、绿色出行,更具有现实意义。小平同志曾经说过:“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我们由此也可以引伸说:环境如果坏下去,空气、土壤、水遭受严重污染,危及人民的健康,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
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思想库、智囊团,中国社会科学院长期以来一直非常重视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2009年,我院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建立了跨部门、跨学科的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国际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我院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与广元市利州区合作建立的低碳发展研究与示范基地,至今已工作了四年,为后发地区的低碳发展树立了榜样。我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同志还亲自到过广元,考察指导广元的低碳发展工作。
低碳城市是广元市尤其是利州区的城市名片,不仅在国内有名气,而且已经名扬海外。正因为如此,广元在2011年受邀出席了联合国的气候变化德班会议。我们要继续发挥好广元市这张低碳城市名片的作用,拓宽国际合作的路子;利用好我院与利州区低碳发展与示范基地这一平台,深入探索后发地区的低碳发展之路,进一步扩大广元市这个低碳发展的典型在国内国际的影响。
现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低碳发展,利州区乃至广元市如何在全国低碳城市的建设浪潮中,依托城环所的研究实力,找到新的突破点,创造新的经验,进一步走出有广元特色的新路子,保持广元低碳发展的领军地位,应该成为双方下一步共同努力的方向。
城环所是我院从事城市和环境研究的主要研究机构,也是我国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一支重要研究力量。广元市是我国的历史名城和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也是我国低碳生态建设的先进城市,具有雄厚的绿色资源和红色资源。广元市和城环所合作从事的事业,是开创性的具有伟大意义的前景无限光明的事业。我希望城环所结合正在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把更多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带到广元,也希望城环所和广元市合作得更加紧密、更加有效,希望各有关部委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广元市更多的支持。
最后,祝愿你们的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功,为我国低碳转型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