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城乡建设史
“十二五”中国城市发展十大新趋势
发布时间: 2010-11-22    作者: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来源:《光明日报》 2010-10-29
  字体:(     ) 关闭窗口

“十二五”时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基础的五年。“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50%,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空间。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城镇化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把握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

趋势一: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包容性增长成为发展的核心理念。“包容性增长”作为我国未来发展全新的价值导向,“十二五”城市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就是要秉持“包容性增长”理念,把优化城市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作为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动力。

趋势二:“调结构”是城市“十二五”的主攻方向,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成为重要突破口。在国际金融危机催生的新一轮世界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浪潮下,在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

趋势三:“转方式”是城市“十二五”的发展主线,完善城市综合创新体系是“转方式”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时期,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社会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以创新文化为基础、创新环境为依托、科技进步为动力、自主创新为主导、服务创新为保障的新型城市发展形态。

趋势四:“扩内需”是城市“十二五”的基本方针,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扩内需的根本要求。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位列“十二五”规划十大任务之首。“十二五”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关键是提升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

    1. “十二五”平衡的难点在哪里
    2. 中国的国情:“十二五”处于新的历史方位
    3. 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与行动纲领
    4. 收入分配改革如何找准“抓手”?
    5. “十二五”我国人口发展将有五大趋势
    6. 李克强考察吉林: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7. 公租房改写居住生活——“十二五”住房保障预览
    8. 财力与事权匹配将成为“十二五”财政体制改革重点
    9.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态新趋势
    10. 亚洲海洋史研究新趋势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