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人口资源与环境变迁史
“十二五”我国人口发展将有五大趋势
发布时间: 2010-07-05    作者: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7-05
  字体:(     ) 关闭窗口

  7月3日,在南京开幕的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主题的2010中国人口学会年会上,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在讲话中谈道,“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发展将发生五大变化。

  一是人口总量继续惯性增长。受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十二五”时期的出生人口数量预计会多于“十一五”时期,“十二五”期末,人口总量将达13.9亿左右。

  二是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人口负担系数出现新变化。15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最高点后转为缓慢下行,劳动力将逐步转变为有限剩余。人口负担系数也将达最低点,开始趋于上升,总体上仍处于劳动力资源丰沛、人口负担系数较低的有利时期。

  三是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预计“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口将突破7亿,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城乡人口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四是人口老龄化提速,老年人口出现第一次增长高峰。1949年到上世纪50年代末第一次出生高峰人口从2009年开始陆续迈入60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净增数量将提高到800万左右,到2015年总量将突破2亿,占总人口的14.8%。到201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1.38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

  五是人口流动迁移呈现新特点。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口成为流动人口主体。新生代农民工对融入城市和安居乐业的呼声更为强烈。受金融危机、大都市生活成本提高、惠农政策等综合影响,“二线”城市和城镇人口流动活跃。

    1. “十二五”中国城市发展十大新趋势
    2. “十二五”平衡的难点在哪里
    3. 中国的国情:“十二五”处于新的历史方位
    4. 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与行动纲领
    5. 收入分配改革如何找准“抓手”?
    6. 李克强考察吉林: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7. 公租房改写居住生活——“十二五”住房保障预览
    8. 财力与事权匹配将成为“十二五”财政体制改革重点
    9. 新中国70年来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研究
    10. 周进:京津冀地区的功能布局调整与人口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