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人口资源与环境变迁史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劳动力乡城流动与农村留守人口
发布时间: 2019-04-08    作者:叶敬忠 王维    来源:农业经济问题 2018-07-23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规模庞大的乡城流动人口和农村留守人口群体。本文将"流动"和"留守"置于全球新自由主义发展和农村商品化进程的背景之下,追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这两大农村人口群体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现状,并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展望。本文认为,"流动"和"留守"两大人口群体的出现是社会整体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目标、城市偏向的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农村"流动"和"留守"群体共同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流动和留守人口问题的根本性化解,有赖于一个城乡协同、权利平等、和谐交融,且以"人"的福祉为终极关怀的发展模式。

  全文见附件

  1.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劳动力乡城流动与农村留守人口_叶敬忠.pdf
  1. 曾宪奎:技术创新,超越粗放化发展模式
  2. 高中教育须从“修塔”向“建广厦”转型
  3. 国际金融危机后德国变革发展模式的三大举措
  4. 以环境换增长是自欺欺人发展模式
  5. 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在于发展模式的革命
  6. 郑京平:粗放型发展模式再不转换就走不下去了
  7. 慎言“放之四海而皆准”
  8. 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外贸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9. 世界主流发展模式向何方演进
  10. “发展模式”多样化和“中国模式”的讨论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